永遠不要去逼一個人勤奮
我敢打賭,很多人和我以前一樣,其實并不知道人為什么要“勤奮”。
勤奮是我從上小學開始,聽到比較多的正面詞匯之一。因為老師在說這個詞的時候總是帶著這樣的上下文:“你們一定要勤奮啊,不然就會像誰誰誰一樣。”“你們一定要勤奮啊,不然以后連漂亮衣服都買不起。”我不想像誰誰誰,所以我選擇勤奮;我喜歡漂亮的衣服,所以我選擇勤奮。
從那時起,勤奮這件事情似乎成了擺脫不好的事物和意向的選擇通道。我并沒有懷著像想吃一頓大餐一樣的心情期待它。只是因為,看著那些勤奮的人很好,很讓人羨慕,所以也期待自己能夠變得勤奮。
因此我以前做得更多的是,讓自己看上去很勤奮。比如會選擇給自己定一個躊躇滿志的目標,一個月要做完整套題,考分提高多少;一天之內要看完多少章節書,背幾頁單詞;一個學期要學完哪些新技能,要參加多少比賽。時間像是一個坑一樣被我塞滿了蘿卜種子,但是我種出來的蘿卜到底能不能吃,我并不知道。
因為我只想勤奮,而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為了什么而勤奮,所以把日子過得更像是在趕日子。學習計劃就像是例行公事,只要我每天準點出現在圖書館里面,拿出書和筆記本,哪怕腦子里還在神游昨天晚上食堂里的豬頭肉,我仍然覺得自己是勤奮的,至少我這么早又如此刻苦地把自己置身于圖書館里了。
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去圖書館借書。每次抱著一堆借回來的書回宿舍,都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感,因為我勤奮,我在進步。要是碰上認識的同學也正巧捧著書回來,我甚至還會上下打量一番,比試一下我們誰借得更多我才甘心。
有些一直以來被人們說成是好習慣、好事情的東西,如果長此以往不加控制和節制地做,也會滋生出有害物質,最終違背了我們的初衷。物極必反,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對的存在,量多了,再好的東西都會成為障礙。
我曾經特別喜歡看和聽一些勵志人士的講座。但凡有朋友推薦說,某個勵志人士帶著他的新書來學校宣講了,或者是,某個青年才俊出新書了,我都會毫不猶豫地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書籍收入囊中,并且興高采烈地盡快閱讀起來。
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我最大的變化就是勤奮地早起堅持看完了這些書,看書里面主人翁的各種精彩、險象環生、別開生面的人生經歷和奮斗歷程,我大張旗鼓地為別人的勤奮喝彩的階段。
那些書就像是犯困時候的一滴咖啡液,能夠讓你在短時間里躊躇滿志,斗志昂揚。但是一旦經過幾天時間的發酵,就會發現,書里面主人翁做過、做到和想做的事情,跟自己什么關系都沒有。
后來我遇到了平生第一個喜歡的人,發現跟這個人存在著巨大差距,并不自覺地勤奮起來。
我以前聽過一句話:一個人只有當對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渴望,就像對呼吸的渴望一樣時,才真的能夠做到使盡渾身解數,用盡全身力氣,去實現和爭取到它。
喜歡上一個人,并且有了一種對于生活的原始沖動和渴望之后,就會迫使你去打破自己習以為常的東西,做自己沒做過的事情。
其實勤奮到底是什么?勤奮不是裝模作樣地給別人的視覺觀感,而是為了獲得你想要的生活方式、跟你喜歡的人在一起,而去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自己的舒適領域,把自己從習以為常中拽出來,這才是勤奮。
在公司,每一年會給不同的項目設置一個績效考核。在年初的時候會訂立相應的目標機制,到了年底,會一一對應這個目標機制去看員工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它。這是一個目標——結果導向非常明確的事情,完成了就是完成了,沒完成和完成之間就是存在不可跨越的鴻溝,比如年底的獎金、收入等。
個人勤奮這件事情,其實本身也是應該納入一個結果導向的框架中來進行考核的。勤奮是要有結果變化的,每天吭哧吭哧抱那么多書去圖書館看,是需要有量變到質變改變的,是需要對現有狀況有所改善的,而不是看起來很努力。
很多人在迷茫的時候會說,我想勤奮,可是我找不到勤奮的理由,勤奮的動力和目標到底是什么?
其實沒有答案,市面上對于成功的定義一直以來是較為功利和單一維度的,似乎金錢、財富、地位的獲得,就是每個人奮斗的目標和動力。但其實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人格,不要讓這種觀點影響你,你只需要去發現和找到一個能夠鞭策你改變現有狀況的人、事。認準他,然后一直不停地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奇跡發生。
當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第一次組織我們去電影館看一部電影,我當時興奮壞了,兩天晚上沒有睡著覺,盼望著精彩紛呈的節目到來,但前往電影院觀影當天,我在電影播放到1/4時,竟然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只看到屏幕上的兩個大字“再見”。
回到家里,爸爸問我今天看了什么電影。我撓著頭想了半天,告訴他說,今天看了“再見”。
我知道你會說,那是因為年紀太小,對很多事物和文字,只能看得懂表層的含義。但其實直到今天,我們也未必真的從這種狀況中徹底進化改變,也許我們只是在想當然地理解一些東西而已。比如勤奮,因為長時間的條件反射和資訊灌輸,導致我們一看到勤奮,就會去聯想較好的東西,而并不會靜下心來思考,為了什么而勤奮。
所以,不要為了勤奮而勤奮,也不要只是看起來很勤奮。先為勤奮找一個目標和發力點吧,比如一個人、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城市。有效地工作,快樂地勤奮。
上一篇:畢業頭幾年,決定了你的職業天花板
下一篇:狀態不好是為懶惰找的最沒水準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