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腳步,用心享受今天的美好
我們都知道人是一種有著美好憧憬的動物,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著等到老了以后,得到許多物質的滿足,再去好好享受,去環球旅行;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總是惦記著讓孩子好好享受,至于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享受,或者什么時候享受,卻從不去認真考慮。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很累。
生活中,那些工作狂為什么那么拼命地工作呢?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掙錢,而掙錢為了什么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讓自己的生活更物質一些嗎?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物質充足,但其精神卻很貧瘠,心靈無法得到休息。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模糊了一個概念,掙錢的意義在于享受生活,而不是折騰生活。
劉玲是下屬們眼里的“女強人”,但幸運的是,她在30歲之前還是把自己嫁出去了。很快,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她不可能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事業。于是,在征得丈夫的同意下,兒子出生沒多久,就被送回南方老家托爺爺奶奶照料,而她則繼續上班。一轉眼,5年過去了,除了長假,她和丈夫回老家看過孩子和老人外,她和孩子幾乎沒有在一起生活過。
眼看到了孩子該上小學的年齡,她希望能把孩子接回身邊,但在和孩子商量這件事的時候,孩子的回答讓她很吃驚:“我要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我不走!”好不容易連哄帶騙地把孩子接到了身邊,可是令劉玲尷尬的是,孩子跟自己和丈夫怎么也親近不起來,而且變得沉默寡言,只有在電話里和爺爺奶奶說話的時候,才顯現出孩子活潑的天性,劉玲為此大傷腦筋。而劉玲平時工作也繁忙,孩子的事更讓她筋疲力竭了。
當然,孩子被忽視只是現代女性家庭意識缺乏的一個表現。有些女性甚至只是把家當成一個休息、抱怨工作壓力大的場所,她們忽視了孩子需要媽媽、丈夫需要妻子、父母需要孩子。其實,努力工作并無過錯,但我們努力工作的最終目的依然是享受生活。既然如此,為什么要本末倒置呢?
享受生活歸根結底是一種心境。享受的關鍵在于尋找快樂的人生,而快樂并不在于你擁有多少、獲得多少、生活質量如何,而是在于你怎樣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情,怎樣讓自己有一顆接納一切快樂事物的心。
對于我們大部分人而言,與其成為一個不要命的工作狂,還不如做回自己,靜心地享受生活。
1.做好自己,不該想的不要多慮
要想活得快樂、輕松,就不要把太多的時間放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你想得多了,心就累了,又談何享受生活呢?
2.有問題要及時解決
我們要學會享受生活,要想做到這點,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地去解決。例如,有的夫妻在生氣之后,會互相不理睬,時間久了,就會讓誤會加深,問題更加嚴重。所以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會在問題出現后與自己的愛人溝通,讓有問題的一方認識到錯誤,這樣做不僅能夠一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彼此的感情,這樣的過程也是享受生活的過程。
生活中,享受生活是人生的特殊體驗,在越來越喧囂的塵世中,我們逐漸背離了享受生活的本質。在拼命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變得越來越提得起、放不下,為享受而享受,把掙錢、占有當作享受的終極目的。這樣一來,生活中感受到的是苦多樂少。
盡管,有激情有夢想是上天賜予自己的禮物,為自己熱愛的事業而努力更不會是一種錯誤。但是,休息也很重要,除去忙碌的工作時間,我們應該更多地享受生活,享受獨處的靜謐時光,享受身心放松的幸福日子,這樣我們才能收獲更多來自心靈深處的快樂。
其實,享受生活是一種感知,我們在忙碌之余,靜下來品味春華秋實、云卷云舒,一縷陽光、一江春水、一語問候、一葉秋意都是生活里醉人的點點滴滴。
上一篇:放下私心,選擇合作共贏
下一篇:敞開心扉,融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