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永不懈怠地奮斗
那是在1936年底,羅桂祥因業務關系到上海辦事。一天晚上,他在上海青年會舉辦的晚會上聽了一個外國人的演講,結果這成為他一生事業的轉折點。
演講者是美國駐南京的商務專員失利安,講題是“大豆——中國的乳牛”他說:“中國貧窮,牛奶屬于珍品,多數人無緣飲用。但中國人口仍能維持增長,完全歸功于大豆。蛋白質豐富的大豆取代了乳牛的地位。”
這次演講深深印在羅桂祥的腦海里。他想,何不利用“中國的乳牛”來制“奶”呢?1940年,他和四個友人集資組成香港豆品公司,經過多次試驗,“維他奶”終于研制成功。
第一批維他奶產品是在1940年3月9日問世的。但第一天只售出九瓶。雖然醫藥衛生署署長大力支持,并下令政府醫院以維他奶代替牛奶供三等病房的病人飲用,然而并不為市民所歡迎。
香港人認為,豆奶是寒冷食品,喝了會瀉肚,也有人嫌它有腥味不易入口。加上包裝又和牛奶一樣,當作牛奶的代用品,有錢人寧肯喝牛奶而不喝維他奶,因此銷路始終打不開,每天只能賣出三、四百瓶。
經過幾十年的奮斗,數不清的革新,維他奶終于變成一種奇妙飲品:它嘗起來味道微甜,豆味極淡,但不能說它不是豆制品,它比汽水又多了營養成分。現在維他奶已成為香港最暢銷的飲料,超過國際知名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同時還遠銷二十幾個國家。
當今天的千千萬萬香港人飲用維他奶時,決不會想到這種飲料是因幾十年前一個洋人的一席演講而產生的。朱利安沒有提到維他奶,但他向羅桂祥提供了一個信息,那就是豆制品在中國像牛奶在西方一樣重要。于是維他奶誕生了,雖然當初銷路不佳,但經過努力,如今已超過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知名飲料,可想其利潤將是多么的豐厚。
上一篇:要把思考變成事實
下一篇:要虛心向他人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