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我心目中的參透
心境的平靜和愉悅來自參透,參透宇宙萬物之道,參透人生之道。所謂參透就是讓事情的本來面目清晰透徹地顯露出來,把虛妄的掩飾和表面現(xiàn)象撥開,就像撥開云霧讓太陽赤裸裸地顯露出來。
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參透萬物的真相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由于科學的發(fā)展和我們從小受到的訓練,萬事萬物在我眼中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沒有什么費盡心力也無法理解的事情,沒有什么絞盡腦汁也無法窮盡的事物。正因為如此,我的說話和寫作風格顯得“少有的老實”(路金波語),沒有故弄玄虛,沒有花花綠綠,總是直來直往,一針見血。
我喜歡叔本華、尼采、薩特的哲學,喜歡他們的直言不諱,喜歡他們的淺顯易懂。然而,也正因為其淺顯直白,往往被指為淺薄,很多人說存在主義哲學根本就不算哲學。叔本華和尼采在生前也進不了廟堂,在大學講課沒有聽眾(叔本華開課只有五個學生來聽講,而黑格爾有好幾百人)。
如果不在乎“算不算哲學”這個評價,也就無所謂了。事實上,在什么算哲學什么不算的問題上,一直有科學主義的影響,就是所有的學說一定要符合真理、符合客觀的規(guī)律等,否則就不能算學說,不能算哲學。而福柯卻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學說只是一種“虛構”,并不強調其真理性。他說他所說的一切都是虛構。難道所有的學說不都是一種虛構嗎?連牛頓都是一種虛構,愛因斯坦是另一種虛構;黑格爾是一種虛構,叔本華是另一種虛構,都不過是一種假說而已。用這一標準來衡量,只要是一種能夠自圓其說的話語,就可以算作廣義的哲學了。如果要求所有的哲學都達到維特根斯坦哲學的標準,世界上就沒有幾種話語能被稱為哲學了。
其實,在我心中,老子的哲學就是非常淺顯易懂的大白話,只是把他理解世間萬物的道理簡單地講出來,并將其命名為“道”。老子的話語如果能算哲學,那叔本華、尼采和薩特的生命哲學也能算哲學;如果他們這類的話語不算哲學,那這個世界上也可能根本沒有哲學,不過是一些見仁見智自說自話的比較有條理的話語假說而已。
上一篇:人間三情之比較
下一篇:什么是真正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