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是思考的產物
妨礙你的幾個要素
遠見是靠后天培養出來的,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你生下來就具備看到機會和光明未來的能力。下面有五種情形制約著你的遠見的發展,了解這些,對于培養你的遠見會有所幫助。
第一,過去的經歷可以限制你的遠見。
過去的經歷往往更能限制一個人的遠見,倘若你的過去特別困難、失敗的話,那你就要加倍努力,才能看到光明的曙光。從大自然中可以找到一個非常不錯的例子,來說明過去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
在馬戲團里,你可能看到一些小昆蟲能跳得很高,但每個小昆蟲都有自己的一個無形的最高限度,你們知道這些昆蟲為什么會限制自己跳的高度嗎?
開始受訓練時,跳蚤被放在一個有一定高度的玻璃罩下。這些跳蚤試圖跳出去,但撞在玻璃罩上。這樣跳了幾下之后,它們就不再嘗試跳出去了。就算拿走玻璃罩,它們也不會跳出去,因為以前的經驗使跳蚤懂得,它們是跳不出去的。
這些跳蚤成了自我限制的犧牲品。人也會這樣,一旦認定自己不能成功,就局限了自己的遠見。要開動腦筋,要敢于有偉大的理想,試一試你的最大能力。不要限制你自己的潛能。
第二,壓力有時也會限制你的遠見。
有個故事說的是父子倆趕著驢子去集市買食品。開始父親騎驢,兒子走路。路人看見他們經過就說:“真狠心呀!一個強壯的漢子坐在驢背上,那可憐的小孩子卻要步行。”
因此父親下來,兒子上去。可是人們又說:“真不孝順呀!父親走路,兒子騎驢。”
因此父子倆一齊騎上去。這時路人又說:“真殘忍呀!兩個人騎在那可憐的驢背上。”
因此兩人都下來走路。路人說:“真愚蠢呀!這兩個人步行,那頭壯實的驢子卻沒有東西馱。”
他們最后到達集市時整整遲到了一天。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父子倆一起抬著那頭驢來到了集市!
你有的時候也會像這父子倆一樣,因過分擔心而失去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的追求。成功學認為,別人的批評能占據我們的頭腦,讓我們無法有遠見。
第三,種種不利因素能限制你的遠見。
無論有什么不利的因素、逆境和障礙,你都要敢于夢想。歷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人,在面對種種困難時,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為之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古希臘最偉大的演說家德謨克利特就有口吃的毛病,他第一次發表演說時,被聽眾的哄笑聲轟下了臺。然而他預見到自己能成為偉大的演說家。據說,他經常把鵝卵石放進嘴里,在海邊對著浪花演說。
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而實現了理想的例子還有很多。拿破侖出身低微,且個子矮小,然而最終當上了皇帝;貝多芬聾了以后還創作交響樂,他把自己對音樂的理想變成了現實;狄更斯受理想鼓舞,而成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小說家——雖然他是個瘸子,一生貧困。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種種困難。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也有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不管怎樣,你都不要被這些困難打倒,應該始終堅持你的遠見。
第四,缺乏洞察力會限制你的遠見。
遠見能使人在巨大畫卷中想象到當前的情景與將來的前景。觀察力對于遠見也是至關重要的。你聽說過英國《泰晤士報》董事長兼主編諾斯克利夫勛爵的故事嗎?
諾斯克利夫勛爵曾遭遇到雙眼將會完全失明的威脅,然而當眼科專家給他檢查時,卻沒有發現一點兒問題。在弄清楚他的工作方式之后,專家要求他必須改變一下視角,多看遠處的物體。
諾斯克利夫聽了專家的建議,于是他放下工作,獨自到鄉下活動一下。在那里能夠看到廣闊的大自然,沒過多久,他的視力就得到矯正了。
缺乏觀察力對一個人是十分有害的。
在19世紀,美國專利局里有人建議關閉專利局,因為他覺得不會再有人能發明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了。想一想自1900年以來的科技進步,你就會明白,那樣一個建議,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倘若你的洞察力不行,請試試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你不妨研究一下歷史,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接著,在分析當前的事物時留意將來。就像弗蘭克·蓋思所說:“只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物的人,才能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事情。”
第五,當前的地位也能限制你的遠見。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說:“人生在世,最緊要的不是我們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活動的方向。”
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開始你的一生,這是無法選擇的。人天生就處于一種身不由己的環境中。隨著年歲的增長,你的選擇就越來越多。你可以選擇在哪里居住,跟誰結婚,干什么工作。你可以選擇人生的方向。往往年紀越大的人,他的選擇就會越多。在每次做出選擇之前,應該為自己的處境負責。
許多人并不那么想,他們的命運一直被目前的處境決定著,甚至被環境所屈服,使他們別無選擇。
幾百年前,這種觀點也許沒錯,現在不對了。假如你有要做成一件事的強烈愿望,并樂意為之付出代價的話,差不多所有事情都是可能成功的。無論你目前的地位多么卑微,都別讓它剝奪了你的遠見。
一個人一定要有偉大的夢想,沒有夢想的人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使你的夢想成為現實
第一步是相信自己的生活會變得更好。若想讓自己的理想能夠實現,那就要與你自身的能力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實現你的目標。有遠見但不能把它變成現實的人,只能是個空想家。
成功學表明了實現你理想的指導原則,下面便是幾個十分關鍵的指導原則:
第一,你首先應該明確你的目標,然后為這個目標去不懈努力,一點點去實現。
你想成功,你就必須有所夢想,并且要努力地去實現你的夢想;假若你沒有抱負,就對生活沒有了沖勁。遠見必須以你的才能、夢想、希望與激情為基礎。遠見是個不可思議的東西,它還會對別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當一個人的遠見與他的命運(特別是他存在的目的)不謀而合時。
第二,充實你的每一天。
若想獲得成功,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是個積累的過程,使自己每天都有所收獲,就像旅程一樣。你決定去旅行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決定出發點,倘若沒有這個出發點,就不可能規劃出旅行路線和目的地。考察當前生活的另一個目的是規劃行程,并估算此行的費用。
總而言之,你想夢想變為現實,就要付諸行動。
第三,學會放棄。
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是有代價的。為了實現你的夢想,就必須做出犧牲,其中一個涉及你的其他的選擇。你不可能一面追求你的夢想,一面保留著別的選擇。
美國文化很強調選擇的自由,整個自由市場體制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美國人不太愿意放棄任何東西。
多種選擇不是壞事,能夠為你提供更多的機會。但對于想取得成功的人,有時卻必須放棄種種選擇來交換那個唯一的夢想。
人生會面對很多次選擇,面臨幾種前進道路的選擇。他可以選擇一條能通往目的地的路,也可以哪一條都不走,可是這樣他就永遠達不到目的地。
規劃好自己成長的道路,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并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以為自己能夠從生活的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進步而不用改變自己,是在自欺欺人。人生的所有積極轉變必定需要個人成長,因為個人成長是實現遠見的必經之路。
試問一下自己,為了實現夢想,我們該怎樣去做,接著確定要成為你想做的那種人,你需要學習些什么。
第四,你應該多與成功人士接觸。
個人成長的過程包括與人接觸。學習怎樣成功的最佳方法是與成功人士接觸。觀察他們,向他們請教,慢慢地,你會開始跟他們一樣看問題。
第五,相信自己,勉勵自己。
實現夢想要求你不間斷地努力,并發揮出最大的沖勁。加強韌性與沖勁的方法之一,是持續地增強你對自己夢想的信心。用語言向別人講,同時默默地自己講。保持一種積極的充滿信心的正確狀態。
第六,要預料到會有人反對你的夢想。
不論你遇到任何挫折或是別人對你的冷嘲熱諷,你始終都要以一種良好的心態面對那些人和事。那些沒有夢想的人可能會對你說,夢想和現實是不一樣的,還是現實些,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你的夢想一文不值。或者就算他們明白它的價值,他們也會說,盡管這是可以實現的,然而不是由你來實現的。碰到別人不支持時,你不必驚慌,而應有思想準備。
積極的心態對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第七,你不能把有消極心態的人當作自己的密友。
對那些一直對你冷嘲熱諷的人,可以不用理會。善意和熱情地對待你接觸到的所有人,即使是消極的人,但不能與他們深交。不然,這些人會不停地向你灌輸他們的疑慮與消極觀點,你逐漸也會那樣思考的。
第八,人應該盡可能地尋找實現理想的每條途徑。
為了實現理想,你必須不斷地尋找一切對你有幫助的東西。若一個人想成功就必須敢于嘗試新事物,善于從別人身上吸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多思考,當然心態尤為重要。實現理想必須有創新精神。一旦你對新觀念關上大門,就不可能有創新精神了。
以上這些方法只能給你一些參考,關鍵還是靠你的努力,而且你要比常人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實現你的理想。
上一篇:這里的愛情靜悄悄
下一篇:醞釀了十年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