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智商不夠出眾
→相信勤能補拙,成功多由情商決定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智商高、能力強的人才倍受青睞。因為,智商高的人,思維品質優良,學習能力強,認識深度深,容易在某個專業領域做出杰出成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也更容易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
如果你智商不高,那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無法出人頭地。不過,智商低的人,雖然接受能力差些,但是,只要多花些時間,也同樣能有所成就。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智商低而悲傷,相信勤能補拙,成功多是由情商決定的。
美國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機構調查了188個公司,測試了每個公司高級主管的智商和情商,并將每位主管的測試結果和該主管在工作上的表現聯系在一起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對領導者來說,情商的影響力是智商的9倍。
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不過區區數十年,而一個人要想在短暫的一生中成就一番事業,那就離不開勤奮。古往今來,凡事業有成者,沒有一個不是勤奮追求者。富蘭克林也曾說過,“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
德摩斯梯尼的父親是富有的雅典公民,在他7歲時就已去世。監護人肆意侵吞了他的財產,到他成年時留給他的還不及他應得的十二分之一。為了索回遺產,打贏遺產官司,德摩斯梯尼向雅典著名的演說家、擅長撰寫遺產訟詞的伊塞學習演說術。
但是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壞習慣。在常人看來,他似乎沒有一點當演說家的天賦,因為在當時的雅典,一名出色的演說家必須聲音洪亮,發音清晰,姿勢優美,富有辯才。而演說者一個不適當的用詞,一個難看的手勢或動作,都可能引來聽眾的譏諷和嘲笑。為了成為卓越的政治演說家,德摩斯梯尼付出了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進行了異常刻苦的學習和訓練。
他最初的政治演說很不成功,由于發音不清,論證無力,多次被轟下講壇。但是他更加刻苦地讀書學習。據說,他抄寫了8遍《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他虛心向著名的演員請教發音的方法;為了改進發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讀,迎著大風和波濤講話;為了去掉氣短的毛病,他一邊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邊不停地吟詩;他在家里裝了一面大鏡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對著鏡子練習演說;為了改掉說話聳肩的壞習慣,他在頭頂上懸掛一柄劍,或懸掛一把鐵鉗;他把自己剃成陰陽頭,以便能安心躲起來練習演說……
德摩斯梯尼不僅訓練自己的演說技巧,還努力提高政治、文學修養。他研究古希臘的詩歌、神話,背誦優秀的悲劇和喜劇,探討著名歷史學家的文體和風格。柏拉圖是當時公認的獨具風格的演講大師,他的每次演講,德摩斯梯尼都前去聆聽,并用心琢磨大師的演講技巧……
經過十多年的磨煉,德摩斯梯尼終于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家,他不僅打贏了與監護人的財產糾紛官司,他的政治演說還為他建立了不朽的聲譽,他的演說詞結集出版,成為古代雄辯術的典范,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
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只看他有多高的天賦,還要看他是否勤奮。愛因斯坦曾說:“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古人云:“勤能補拙是良訓。”或許,你沒有良好的天賦,或許,你沒有聰慧的頭腦,但是,只要你勤奮,你一樣可以成功,一樣可以取得別人無法取得的成績!只要勤勤懇懇,虛心好學,再“鈍”的刀也會磨快,再“粗”的杵也會成針,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成功的秘訣不是憑聰明而是憑艱苦的勞動。美國政治家約翰遜也曾說:“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勤奮來完成的。”的確,勤奮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英國一位心理學教授邁克·侯威專門研究神童與天才,他得出的結論很有意思:“一般人以為天才是自然發生、流暢而不受阻的閃亮才華,其實,天才也必須耗費至少十年光陰來學習他們的特殊技能,絕無例外。要成為專家,需要擁有頑強的個性和堅持的能力;每一行的專業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養自己的專業才能。”
這位心理學家也統計過,以學鋼琴為例,如果想要變成還不錯的業余鋼琴家,至少需要專注地投入三千個小時的訓練;如果想達到專業水準,一萬個小時是跑不了的,像國際象棋、各種運動和外語,想要成為專業人士,用的時間也差不多。
由此說明一條人才成功的規律:勤奮出天才。一個人天賦再高,沒有勤奮,不可能走向成功;相反,一個人天賦并不高,但知拙而勤奮,便可抵達成功的彼岸。勤能補拙,天賦加勤奮等于天才,勤奮是天賦的翅膀。
上一篇:是不是我不夠好-可惜,對方沒有看到你的好
下一篇:有很多人等著看我笑話-他們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你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