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睡一個好覺,才有精力去跟生活周旋
十一國慶節,朋友阿蕓來看望我。
這次見到阿蕓,我明顯感覺她比去年胖了至少十幾斤,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卻很差。阿蕓告訴我,這一年來,由于工作不太順利,她一直很焦慮,幾乎夜夜失眠,有時真的是睜著眼睛等天亮,到了凌晨兩三點才能勉強睡著,但也只是淺度睡眠。
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還要應對繁重的工作,只能選擇用重口味的食物來刺激自己的味蕾,希望能打起精神來。于是,麻辣香鍋、辣火鍋、奶油蛋糕就成了“能量補充劑”,離開了它們,就感覺生活一點兒樂趣都沒有了。
于是,阿蕓的日子就變成了這樣一種模式:睡得越來越晚,吃得越來越多,口味越來越重。偶爾,工作不那么緊張,可以早點兒躺到床上時,阿蕓又會抱著手機和iPad上網、看電影,以為這種方式就是放松和休息,不曾想刷完了網頁、看完了電影,時間又滑到了凌晨,而她也覺得更累了,腦子懵懵的。
其實,像阿蕓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基于云端大數據發布的《2016中國人睡眠白皮書》顯示,中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長是7個小時,失眠人群達22.5%,其中有2.3%的人存在嚴重的睡眠問題。睡眠不足的人,熬的是夜,透支的卻是人生下半場的生命力。即便只是少量的睡眠缺失,也會影響到力量、心血管能力、情緒和整體精力水平。有大約50項研究表明,人的專注力、記憶力、邏輯分析能力和反應時間,都會隨著睡眠不足而衰退。
阿蕓告訴我,她今年下半年把工作推掉了很多,希望能好好調理一下自己的身體以及生活狀態。眼下,她最迫切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擁有優質的睡眠?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渴望了解的內容,在此提供一些簡單的行動指南:
·判斷自己的最佳睡眠時長
每天幾點睡覺,睡幾個小時合適?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絕對的,因為個體存在差異性,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有些睡眠質量較好的人,每天睡6個小時就夠了;有些存在不同失眠現象的人,則需要適當延長睡眠時間。不過,延長睡眠時間并非彌補睡眠質量的最佳辦法,還是應當通過調理和治療,去提升睡眠質量。
怎么知道自己睡幾個小時合適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連續一周保持同一睡眠時間,如每天睡7個小時或8個小時,觀察自身的情況。我的最佳睡眠時長是8個小時,如果早上6點鐘起床,我在晚上10點鐘就要睡覺;如果是7點鐘起床,我最遲可以到晚上11點睡。這已經是極限了,再遲就不行了,熬夜會讓我第二天精力不足,哪怕早上多補2個小時,也無濟于事。
·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設備
對現代人來說,想要保證優質的睡眠,最重要也最難做到的一條,就是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產品。因為手機、iPad或其他電子屏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體內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的作用是調節晝夜循環,讓人晚上感到困,早上準時醒來。睡前在藍光下暴露太久,則讓人感覺不到困意,直到身體透支到再無法支撐任何消耗,才進入睡眠狀態。第二天,無論早起還是晚起,都很難消除疲憊感。
這是一個習慣的問題,有人建議在白天找出一段空閑時間,遠離電子設備,做一些讓自己心情舒暢的事,可以有效地控制這種行為。說白了,就是適應手機離身、不時刻刷手機的狀態,該處理的事情集中處理,等習慣了這樣做以后,就能夠做到在睡前徹底放下手機了。
在睡前的1小時里,可以做點兒什么來代替刷手機,并有益于睡眠呢?我的個人心得是,可以洗個熱水澡,或泡泡腳,看一會兒非小說類的書籍。然后,躺在床上,熄了燈,思考一下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提前有一個清單計劃。做完這些事,內心往往是平靜的,也就可以正式開啟睡眠模式了。
·利用小憩的方式來補充精力
每一個職場人的世界,都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加班的任務。所以,總會有幾次身不由己的睡眠不足或不規律。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一周之內晚睡的極限是2次,在這樣的情況下做適當的補救,精力還是可以恢復的。
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遲了,第二天一定要留出小憩的時間,這非常重要。日本的睡眠研究員發現,每天下午的3~4點是一個人精力最低的極限點,也是人們最困的時候。所以,我們不妨在下午1~3點小憩一會兒,幫助自己快速地恢復體力和精力。小憩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0~30分鐘,最長不超過40分鐘,否則的話就會進入熟睡期和深睡期,很難被叫醒。若是硬著頭皮起來,也會感覺暈暈乎乎,像沒睡一樣。
精力錦囊
有大約50項研究表明,人的專注力、記憶力、邏輯分析能力和反應時間,都會隨著睡眠不足而衰退。
·吃好晚餐也有助于睡眠
我現在養成了一個習慣,帶著一點點饑餓感入睡,這種狀態是特別舒服的。吃得過飽,會感覺身體沉重,翻來覆去睡不著。所以,躲不開的聚會大餐,我都盡量安排在中午,這樣還能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食物。
晚餐的飲食盡量清淡,少油膩,六七分飽即可。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的、酸的,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胃灼熱,加重焦慮感。如果晚餐吃得不多,睡前一個半小時可以喝杯溫熱的牛奶,也有助于睡眠。
總而言之,想獲得優質的睡眠,不是通過某一方面的改善就能實現的,需要多管齊下,養成良好的、規律的習慣。可能開始時不太容易,但堅持過后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真誠地道歉是必需的
下一篇:突破思維方式,跳出枷鎖才顯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