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要有不動聲色的能力
一個人喜歡“喜怒形于色”,別人就能夠根據他的表情揣測出他的情緒,他就少了很多威懾力。對于人們來說,最懼怕、最敬畏的人并不是易喜易怒的“猛士”,而是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卻有自己的主意的人。一個人能夠“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只是勇敢,而如果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動聲色,不輕易表現自己的喜怒,別人就不能預測出他到底有怎樣的能力和應對之策,自然多了很多威懾力。
因為這種人常常深藏不露,人們看不透他城府有多深。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人們對于自己不能輕易了解、不能輕易看透的人或者現象有一種天生的畏懼,會盡量嘗試不去觸動他們。古代人對于自己不能解釋的現象,往往會歸因于某種“神奇的力量”,天生畏懼和遵從。歷代君主也總是表現自己“天威難測”的一面,輕易不會喜怒形于色,即使恨一個人恨得牙癢癢還是會不動聲色地賞賜他,直到扳倒他。這種不動聲色的表現就多了很多迷惑對手的因素在內。
在現代,不動聲色首先意味著你是高深莫測的,你的能力會不容別人小覷,起碼在別人的意識中是這樣的。對于不輕易動喜怒的人,人們更不敢輕易得罪。讓人看不透你的才能和底細,不懂得你還有多少張底牌,這樣對方自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再者,別人不能輕易看透你的喜怒哀樂,也就不能輕易找到你的“弱點”。對方就會陷在只能觀察你而不能輕舉妄動的被動當中,這對于自己做事自然有很多便利之處。摸不透你的“性格”,人們就不能根據你的性格行事,你也就不會輕易陷入某些人為的陷阱。
另外,別人弄不懂你的真正心思在哪里,自然也就不知道應該在哪個方向阻攔你,往往你已經成功了,別人才能弄懂你的真正目的所在,這樣在過程中就少了許多阻礙,成就事業會更加順利。
偽裝不露也是一種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屑于張揚炫耀的。還記得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嗎?劉備落魄,屈居于曹操帳下,謀臣勸說曹操早日殺掉劉備,以免日后其壯大,但因為劉備頗有仁義之名,而且關羽、張飛都是虎狼之將,曹操無處下手。劉備也只好每天種菜,韜光養晦。曹操想要借機考驗劉備,于是在一個風雨天,和劉備一起喝酒,并詢問他誰是當世英雄。劉備只好顧左右而言他,指出了那個時期割據勢力中的幾位。無奈被曹操一語點破“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此語一出嚇得劉備將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其實,這是一句試探之言,說明曹操已經看透了劉備的胸懷和謀略,不過劉備的反應則說明了他的心虛。幸好天空一個驚雷傳過,劉備不動聲色地拾起落地的筷子,從容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才掩飾了過去。
假如,劉備不是如此從容,而是大驚失色或者表露出一絲慌張,就極可能被曹操看出端倪,找借口殺了他。危急時刻尚且有如此急智,能夠不動聲色也就劉備能夠做到。當然,曹操也不差,當年行刺董卓,被董卓從鏡子里看見他拿出了刀,他并沒有慌亂,從容地拿出寶刀,獻給了董卓,才退出帳外,打馬而去。
只有這樣的人,最終才能成為英雄,才能成就大業,這也是所有人的共識。相比之下,人們更容易相信和尊重一個不動聲色的人,喜怒形于色、情緒外露常常被人們認為是不成熟、不穩重的表現。一個深藏不露的人,人們才會因為看不透他而更加畏懼他。
心理應用:
上一篇:成功需要夢想,夢想需要堅持
下一篇:成長路上,留給自己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