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快透露目標,小心被反噬
飛去來器是澳洲原住民使用的一種武器,這種武器在拋出去以后會重新返回來。人們用這種武器比喻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這種現象表現為,一個人的行為結果與心理預期的目標會完全相反,這往往是由人們的情緒逆反造成的。
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發生這種情況,比如宣傳自己的產品時,用一些夸張的語言反復宣傳,反而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或者為了對其他人負責而諄諄教導,結果事與愿違,反而使被教育者越來越叛逆。當你試圖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時,對方會因為討厭你的說服而討厭你的觀點;當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而討好奉承別人時,也許別人會對你越來越厭煩。
這就是所謂的“飛去來器效應”。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通常是人們的逆反心理,另外還包括超限效應,如果你的宣傳過于夸張、批評時間過長、奉承過于拙劣露骨,就會引起人們的反感,造成結果與你的預期相反。想要避免這種狀況就要避免超限效應。另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目標與手段不協調一致,如果只盯著自己的目標而忘了選擇恰當有效的手段,就可能引起人們的反感,從而造成結果與預期相反。
如果做事的時候,害怕因為目標過于明確受到人們的抗拒,就應該學會隱藏自己的真正目標,或者干脆在自己的目標前設計一些“煙霧彈”,讓對手去抵抗這些無關大小的煙霧彈,阻礙的力量就小了,就更容易達成目標。
保險推銷人員王某,在推銷自己的保險之前,總是首先和那個人成為朋友,讓對方知道自己是保險推銷人員,但卻從不提議讓對方接受某種保險。一次,朋友問他“你為什么不向我介紹你的保險呢?”,王某回答道:“如果我的身份沒有讓你產生買保險的需要,就表明你是不需要的,說明我做得還不夠,沒有讓你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急急忙忙地推介又有什么用呢?”果真,后來這個朋友把公司的員工保險都投給了王某的公司。
人們對于保險人員、推銷人員普遍有一種心理上的反感和抗拒,這是由一些人的糾纏造成的。如果不那么急功近利,對方雖然知道你的最終意圖,但你不打擾他,他也會容忍你,當真正產生需要的時候,你就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一味宣傳自己的產品,反而讓人反感,連朋友也沒得做,機會就徹底失去了。
不要輕易透露和強調自己的最終目標,有時候,并不用真正將目標隱藏起來,只要自己的行為方式變得更符合或迷惑人們的心理,就能夠有效防止人們產生逆反心理,使結果離預期目標原來越遠。
心理應用:
上一篇:別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掉入陷阱
下一篇:別張揚,做人要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