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盡管忙碌,不要忘記心中歡喜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感到內心憂愁和焦慮,這是因為在現代社會生存壓力特別大,職場競爭也非常激烈,每個人要想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一定要特別努力地拼搏進取。不得不說,生活常常會推動人不停地往前走,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生存,很多年輕人每日忙忙碌碌,甚至連停留下來喘息的時間都沒有。然而,人生不僅需要忙碌,也需要心中的歡喜和滿足。如果忘記了心中的歡喜,只是在生活中一味地忙碌,又如何給生活保鮮,如何讓自己始終對于生活充滿熱情、不忘初心呢?
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分不清楚生存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為此他們一旦進入職場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根本停不下來,當然,對于年輕人而言,這樣的拼搏努力和進取也是應該的,可以為將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但是,我們也要認清一點,就是不要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工作也是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提升人生的質量。但是,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和方式。尤其是不要為了工作而本末倒置,導致對于生活過度忽略。只有清楚生存與生活的關系,在生活中把工作擺放在正確的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地工作,不忘初心地生活。
自從大學畢業、步入職場后,阿呆就把加班當成了常態。從最初進入公司的時候排斥和抵觸加班,到現在習慣了每天加班,阿呆適應得很快。當初,他對加班牢騷滿腹,卻被學長們奉勸:“如果不想加班,那就換工作啊,但是換了工作之后不加班的概率也是很小的,況且還要承擔辭掉工作之后一時找不到工作的風險。”思來想去,看到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的學長們用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血淚教訓,阿呆只好選擇妥協。
每天晚上都加班到七八點鐘,如果哪一天只加班半個小時,或者能夠太陽從西邊出來一般地準時下班,阿呆就會感到很不適應。有一次,阿呆準時下班,和學長們一起去酒吧喝酒,感慨地說:“現在準時下班真奢侈,我都覺得走得太早有些對不起老板。”學長們深知阿呆的感受,拍拍阿呆的肩頭,對阿呆說:“是啊,是啊,難得提前下班,就好好玩樂,誰知道下一次加班又將延續到什么時候呢!”阿呆讀大學期間很喜歡看書、畫畫,也喜歡唱歌、旅游,但是隨著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他把這些興趣愛好都拋之腦后了,也覺得生活越來越乏味無趣。在這樣過了一年多之后,阿呆突然萌生出辭職的想法,因為他再也不想這么渾渾噩噩地活著、繼續迷惘下去。
不知道從幾時起,對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而言,加班已然成為一種常態,也成為一種負擔。當一個人對于加班的狀態習慣到不加班就覺得對不起誰一樣,不得不說,這樣的工作狀態距離身心俱疲也就不遠了。當然,對于如今的職場而言,拼搏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有的時候公司業務繁忙,或者臨時有緊急任務需要完成,為此偶爾需要加班加點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長期加班,不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堪憂,個人的可持續發展也讓人擔憂。任何公司,都不會以長期消耗員工的精神和體力為代價,在工作上涸澤而漁。最可怕的是,還有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加班的狀態,也完全把工作當成生活的唯一目的,完全失去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歡喜之心。
不得不說,年輕人初入職場的時候,對于工作的確是懷著熱情的。這就像是初戀的感覺,為此對于對方的缺點和不足都不放在心里。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審美總會產生疲憊,熱情也會漸漸消退,為此如果沒有新的動力產生,就難以為繼。當對工作產生與面對雞肋一樣的疲憊和無力感時,如何還能始終堅持動力充足地面對工作呢?在心理學上,把人對某件事情的動力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內部驅動力;另一種是外部驅動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內部驅動力,才能更加持久,外部驅動力的作用是非常短暫和渺小的。而內部驅動力,恰恰來自我們對于生命的熱愛,對于人生的執著追求。
在忙碌工作之余,不如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去郊外走一走讓自己變得輕松,或者在一個溫暖的午后變得慵懶一些,和好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抑或獨自靜坐,享受一杯咖啡、一本喜歡的書,這些都是人生的美好與休憩。生活原本就很緊張忙碌,要學會適度放松,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人生就像是彈簧,要想始終保持彈性,既要有繃緊的時刻,也要有放松的時刻,如此才能張弛有度,才能有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只有滿心歡喜的人生,才是我們所期待和憧憬的,才是我們所向往和享受的。
上一篇:狠下心,自律才能讓你獲得自由
下一篇:畏縮,只會讓你顯得更軟弱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