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高尚的品格
楊震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名人。他早年從事教育,在當地開辦私塾,傳道授業解惑,且他為人正直,名譽清白,備受人們的推崇,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威望。朝廷珍惜他這個人才,于是提拔他擔任荊州刺史。
楊震為官有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發掘人才,許多有才華的人因為他的推薦得以飛黃騰達,王密就是其中的一個。起初,王密只是荊州地區的一個名士,后來受到了楊震的重用,擔任了山東昌邑縣的縣令。
王密在諸侯中享有些許的名氣,于是他時時想起楊震對自己的幫助。心想:要不是楊震的推薦,自己還不知道哪天才有出頭之日呢!他決定借機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那是在兩年后,楊震被調往山東東萊任太守。王密覺得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了,因此盛情邀請楊震在上任途中務必到昌邑敘敘舊情。簡直盛情難卻,楊震只好恭敬不如從命,在昌邑停留了幾日。王密生怕有所怠慢,簡直安排得無微不至,吃穿住用行都不用楊震操心。
臨行前的晚上,楊震正要入睡,王密推門進來,客氣地說:“沒有大人您,也就沒有我王密的今天,這個恩情我不知用什么來報答。這里是我的一點心意,權作送給您的盤纏。”說完,就從身后掏出十斤黃金。
楊震見狀大吃一驚,好言勸道:“盤纏我還是有的,你不必操心。我平生以清廉嚴格要求自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氣!你收起來吧!”
王密回答說:“這只是我的一片心意,既不是行賄受賄,也沒有買官鬻爵的嫌疑,是我們個人的交情。現在天這么晚了,這件事情誰也不知道,您就放心收下吧!”
楊震在這些事情上是非常認真的,見他執迷不悟,而且說得有條有理,不禁心生怒氣,訓斥道:“你不要再說下去了,今天的事情已經有四個人知道了,這已經足夠我拒絕你了!”
王密好奇地問:“怎么有四個人呢?”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難道還不夠多嗎?”楊震的反問擲地有聲。
王密只好慚愧地收拾起那些黃金,悻悻地離開了。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楊震在做官期間,為政清廉,從來不收受任何禮品和禮金。全家人也沒有因為他做官而享受一天的安逸,仍然和以前一樣,過著儉樸的生活。
有人善意地勸說他應該趁現在做官的便利,置辦一些田產和房屋,也好為子孫后代留條退路。但每次楊震都堅定地說:“我一輩子沒有沾染上有損我清白的事情,一旦上了貪船,什么時候靠岸就由不得自己了。這種事情我不會做的,當著別人我不會做,我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做!”
“那你能給你的子孫們留下什么呢?”別人問。
“別人都會說他們是清官的后代,這筆遺產就夠他們受用一生了!”楊震自豪地回答。
人生在世,必須保持一些最基本的處世原則和立身標準,否則,就會變成人云亦云,既無原則又無個性,不能成為獨立之“真我”。所以,要保持高尚的內心品格,永遠都不要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情,因為所謂的秘密總有一天會成為公開的丑聞。
上一篇:自謙的歐陽修
下一篇:要做到一諾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