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掰玉米報恩
在一座大山上住著一位老人家,名叫楊得勝。他在山坡上種了一大片玉米,這天一早,他想去掰玉米棒子,來到田頭一看,不由大驚。
原來山后有一群猴子,它們見玉米熟了就來偷吃。它們進了玉米地邊吃邊糟蹋,將大量玉米丟棄在地,弄得玉米地狼藉一片。見此情景,楊得勝老漢氣得捶胸頓足。
很快,第二年,玉米又快熟了,老漢天天守著,生怕猴子再來糟蹋莊稼。
老漢還隨身帶了槍,他原是打獵出身,從小練就一手好槍法。這天,他在太陽還沒下山時就收拾好槍支、彈藥和干糧,身穿一件長皮大衣,頭戴皮帽,來到事先選好的一個山洞躲藏起來。
這山洞十分隱蔽,居高臨下,可將整個玉米地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這天夜里天高云淡,月光如洗,照得遠近一片清輝。半夜時分,老漢聽見坡上簌簌有聲,心想一定是猴子又來了,就趴在洞口,將槍對準了山坡。
可眼前發生的情景令他大為吃驚。原來一向頑皮好動的猴子,這回竟規規矩矩地排列在玉米地邊上,它們個個神色惶恐,許多猴子捂著雙眼,既不吱聲,也不逃跑,在它們前面是一只比貓大些的動物,正神氣地來回走動,恰如一個欽差大臣在檢閱下屬。
楊得勝馬上領悟過來,這幾只倒霉的猴子遇上豺了。豺的模樣像狼但比狼小,耳朵比狼略短,呈圓形。豺非常兇殘和貪食。
一般情況下,豺在樹下,猴子在樹上,兩者井水不犯河水。一旦猴子在地面上遇上它,就只有束手待斃,如果它們稍一反抗,豺就會兇性大發,一口氣可以咬死許多只猴子,所以它們只好列隊等死。
豺在猴子的隊列前神氣活現地走了幾個來回。然后選中了一只褐毛猴,走上前去舉起前爪在它頭上“啪”地打了一下,褐毛猴“吱”的一聲癱倒在地,幾乎昏過去。其余猴子這才噓出一口氣,一齊轉身,飛一般逃走了。
老漢心想:“以后猴子一定不會來這里掰我的玉米了。”想到這里,耳邊傳來褐毛猴一陣陣的慘叫聲。
原來這豺正在一撮又一撮地咬它的毛取樂,每咬一口,猴毛飛揚,鮮血四濺,可是嗜血的豺毫不心軟,還是一個勁地拔毛,楊得勝老漢見它過于殘忍,心中大怒,“砰”的一槍,豺的半個腦袋飛了起來,倒地死了,褐毛猴飛一般逃走了。
過幾天玉米熟了,老漢去掰玉米,正掰著,見眾猴子蜂擁而來,一齊幫他掰玉米,裝入籮里。原來,猴子也懂得報恩。
一群猴子被豺圍困,幸被老漢相救。猴子為了感謝老漢的救命之恩,便一起幫助老漢掰玉米。猴子尚且知道感恩圖報,何況我們人類,更應有一顆感恩的心,一生都懷抱感恩,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因此,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學會感恩,生活將會變得無比精彩。
上一篇:法顯艱辛跋涉取經
下一篇:甘甜的不只是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