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江淹是濟陽考城人,也就是河南蘭考人,曾歷仕南朝宋、齊、梁三個王朝。他是當時知名的才子,一生創作出不少精彩的詩歌與散文,有“才子江郎”之稱。
江淹的詩善于言古,《雜體三十首》模仿自漢朝到劉宋30位詩人的代表作品,幾乎可以亂真。他致力學習古人,又能擺脫綺麗之風,寫出華美中帶有峭拔蒼勁之氣的詩作。古文名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便是出自他的《別賦》,意思是,最使人心神沮喪、失魂落魄的,莫過于別離啊!
《別賦》是一篇抒情小賦。此賦以濃郁的抒情筆調,以環境烘托、情緒渲染、心理刻畫等藝術方法,通過對戍人、富豪、俠客、游宦、道士、情人別離的描寫,生動具體地反映出齊梁時代社會動亂的側影。原文寫道: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蹔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曾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
賦的開頭,用“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一句總寫,以精警之句,發人深省,接著寫各種類型的離別,表現出“別雖一緒,事乃萬族”,既寫出分離之苦的共性,也寫出了不同類型分別的個性特點。
本段的意思是說,最使人心神沮喪、失魂落魄的,莫過于別離啊。何況秦國吳國啊是相去極遠的國家,更有燕國宋國啊相隔千里。有時春天的苔痕啊剛剛滋生,驀然間秋風啊蕭瑟初起。因此,游子離腸寸斷,各種感觸凄涼悱惻。風蕭蕭發出與往常不同的聲音,云漫漫而呈現出奇異的顏色。船在水邊滯留著不動,車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槳遲緩怎能向前劃動,馬兒凄涼地嘶鳴不息。蓋住金杯吧,誰有心思喝酒,擱置琴瑟啊,淚水沾濕車前軾木。居留家中的人,懷著愁思而臥,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墻上的陽光,漸漸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輝灑滿了長廊。看到紅蘭綴含著秋露,又見青楸蒙上了飛霜。巡行舊屋空掩起房門,撫弄錦帳枉生清冷悲涼。想必游子別離后夢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別后的魂魄正飛蕩飄揚。
江淹的《別賦》擇取離別的七種類型摹寫離愁別緒,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時戰亂頻繁、聚散不定的社會狀況。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環境描寫和氣氛渲染以刻畫人的心理感受。
愛國詩人屈原在《九歌·少司令》中曾寫下:“悲莫悲兮生別離”,描述最令人悲傷的莫過于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一句話便淋漓刻畫與親人、友人、故土或祖國離別時極難承受的悲傷情緒。
生離死別,令人黯然神傷,即使是如孔子這樣的圣人,也會面對此情此景,不免感傷。在《論語·先進》中,提到:“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同一章中又說:“顏淵死,子哭之慟。”顏淵生前“不遷怒、不貳過”深獲孔子喜愛,因而顏淵死去,孔子悲痛之余,不免認為,老天好似也要令他死去一般。當時孔子的哀傷,可以想見是多么的沉痛。
再看一生歷經戰亂流離,詩作中一再提及與家鄉妻小別離場景的杜甫,面對至交李白,天才互憐,則是另一種懸念之心。杜甫在《夢李白》直言如此離苦:“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死,固然讓人痛哭失聲,但生離卻是讓人無盡掛記,何況全無音信的李白置身在那個充滿瘴癘之氣的江南。那種牽掛與思念,百紙也難書其情。
上一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下一篇:楊繼業——忠心大宋的楊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