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不怕犯錯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人生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各要素往往變幻莫測,難以捉摸。所以要想成功就非得有不怕犯錯的勇氣不可。在不確定的環境里,冒險精神是最稀有的資源。
1916年豐田汽車因日本貿易市場化的要求,必須與美國等外國汽車短兵相接。面對此競爭逆境,所有的日本工廠都被要求減價20%。
當時松下通信工業供應豐田汽車的收音機,因此也接到降價的要求。
于是,松下問其管理人員:“現在每臺賺多少呢?”
管理人員回答說:“大概只賺3%。”
“太少了,3%本身就是個問題,現在又要降20%,不是太糟糕了嗎?”
經過再三研究,毫無有效對策。于是,大家主張以“辦不到”為由,再跟豐田討價還價。
然而,松下本人卻想:“為什么豐田這樣要求?不辦的話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
既然以目前情形再降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想別的辦法吧,不管有什么后果。
松下說:“變更設計,降價之后依然有合理的利潤,這樣做,會造成暫時的損失,但是只能這樣做才能使企業發展。”
后來,松下公司依豐田的要求而降價,借這個壓力,促進了產品的改良。豐田公司不但沒有追究其后果,還認為松下公司能夠在壓力面前做出良好的選擇,是一個值得合作的好公司,于是,他們建立起了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獲得了更大的利潤。
世上之事都有風險,能否成功,全在你做不做。如果你走出勇敢的一步,那么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如果你唯唯諾諾,怕這怕那,那么再簡單的事情也無法完成。
害怕犯錯則會一事無成
如果你總是在十拿九穩的時候做出決定,那么你有可能永遠停滯不前。限于認知與環境等原因,有時出錯是在所難免的,聰明人會時刻保持警惕,并且想方設法去預防錯誤的發生,而不是因為害怕犯錯誤就什么也不做。
不要永遠躺在床上
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除非我們扎根在一個點上原地不動。然而,當結果令人不太滿意的時候就裹足不前,這樣永遠不會成大事。
杰克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去看海。有一天,他終于站到了海邊,可是此時海面上正籠罩著一層濃霧,天氣非常寒冷。杰克覺得眼前的現實與他夢想之間的落差太大,讓他很失望。他想:我再也不喜歡海了,看來我幸虧沒有當一名水手,那真是太糟糕了。
正在杰克失望時,他遇見了一個水手。杰克問道:“你怎么會愛海呢?這里這么冷,霧又這么大。”
“海上又不是經常有霧,有時,它是明亮而美麗的。但是在任何天氣,我都愛海。”水手說。
杰克又問:“當一個水手是不是很危險呢?”
水手說:“當一個人熱愛他的工作時,他不會想到什么危險。我們家里的每一個人都愛海。”水手說。
“你的父親現在在何處呢?”杰克問。
“他死在海里了。”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你的哥哥呢?”
“當他在印度的一條河里游泳時,被鱷魚吞食了。”
杰克聽了非常吃驚,說:“大海原來這么可怕啊!如果我是你,我就永遠不到海里去了。”
水手問杰克:“你愿意告訴我你的父親死在哪里嗎?”
“啊,他死在床上。”杰克說。
“你的祖父呢?”
“也死在床上。”
水手隨即說道:“這樣說來,如果我是你,我就永遠不到床上去了。”
人們常會說:“還是躺在床上保險。”很多人似乎都習慣于“躺在床上”過一輩子,但是,當你馳騁于大地或海洋,勇敢地面對一切危險,然后取得勝利時,你會發現,生命的價值很偉大,就是因此而死去,你也會留下你的偉名與光輝。
怕犯錯只能讓你永遠做助理
幾年之前,張卓到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辦公室去談生意。談論過程中總經理的一個助理研究員給他送來了一份研究報告,這個報告是在總經理的示意下去做的。
有一天,張卓和朋友聊天,無意間談到了他的助手。朋友不無贊賞地說:“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調研報告,簡直就是一項令人驚嘆的奇跡。他可以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析得異常精確。他還能設計多種方案,并預計好每一種方案可能帶來的結果。他把整個情況分析得好像玻璃一樣清晰透明。”
聽到朋友的夸獎,張卓不禁對這位助手表示出異常的欽佩。
“令人吃驚吧,是不是?”朋友笑著說,“這個人的腦筋要比我好兩倍,他幾乎能夠分析任何一個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和意外,并能提出非常不錯的解決辦法,而且他很文雅,受過良好的訓練,人也很可愛,非常有人緣。可是有一點,他只能永遠做我的助理。”
張卓覺得很驚訝,問朋友為什么。
朋友堅定地說:“因為他太害怕犯錯誤,所以只會分析,卻永遠不敢放手去做。這樣,他只能當一個紙上談兵的研究員,卻永遠沒有勇氣嘗試著走哪一條路,把全部精力都耗費在了分析上。”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研究員就是那種能夠進行精確分析從而高談闊論的人,但是,空有這滿腹的學問能有多大用處呢?關鍵是我們要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穩中求險,變中求新
誠然,我們不認為只要冒險就能成功,但是,新思想、新成果往往是經過勇敢的嘗試才誕生的,所以,你不要怕因冒險而失敗,你要想冒險會給你帶來充實的生活,帶給你幸福和快樂。
犯錯是成功的前提
一般人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往往會猶豫不決,生怕白費力氣,結果,機會就在遲疑和等待中白白錯過了。只有成功者才不怕犯錯誤,認準了就去干。這正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保羅·艾倫和比爾·蓋茨是好朋友,在電腦還沒有得到普及的時候,他們就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艾倫對電腦的硬件很感興趣,而蓋茨則對電腦的軟件頗有研究,他認為軟件才是電腦的生命。經過一場激烈的爭論,艾倫最終認識到了他們的優勢是電腦的靈魂——軟件。然而,當時的電腦非常稀少,所以,蓋茨和艾倫可謂英雄無用武之地。
1974年12月的某一天,艾倫來到坎布里奇看蓋茨。在報亭里他看到了一份《大眾電子學》,封面上面醒目地寫著:“世界第一部微型電腦,堪與商用電腦匹敵。”
艾倫急忙買了一本,隨便翻了幾頁,便向比爾·蓋茨的宿舍跑去。他見到蓋茨就說:“我們現在終于有機會動用BASIC做點事情了。”
蓋茨明白,艾倫是對的:個人電腦將會創造一個奇跡!一旦電腦像電視機一樣普及,對軟件的需要將無窮無盡。到那時,他們這些軟件設計的天才,前途將不可限量。
現在他們決定為這臺電腦編程序,他們給當地的主管部門寫信,希望實現他們的愿望。但是,當地部門認為這簡直是笑談,他們是不可能實現的。此時艾倫也有些動搖了而蓋茨卻不放棄,他說:“即使最后我弄的程序全都是亂碼,不能用,我也要試一試。”
就在對方還沒有答應的時候,他們就在屋子里開始了他們的偉大行動。經過一次次的失敗,他們終于成功了。
蓋茨在沒有得到肯定回答和對方承認的情況下就開始干了,正是他的這種精神,才成就了后來的微軟公司。
從此,他們的一生開始巨變。
蓋茨如果沒有當時的不怕犯錯、勇于嘗試的精神,也就不會取得日后的巨大成就。
鼓勵創新,不怕犯錯
我們之所以丟掉了創新思維,就是因為有一些條條框框約束著我們,使我們害怕觸犯它而裹足不前。但是只要能夠向成功邁進,再大的錯誤都會變成成功路上的小石子,聰明的管理者會事先為你清除。那么放心地拿出你的勇氣吧!
安泰公司在業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們能將其他保險公司一個月才能辦下來的理賠,縮短到7天之內辦好,甚至有過20分鐘內就將支票開出的緊急個案。他們還開風氣之先,接連推出了“醫療預付”“失能保險”“保戶權益確認書”“自動影像發單系統”等極富創意的服務項目。
有人問安泰公司的老總:“你是用什么樣的理念來管理公司的?”他回答說:“經常有人向我請教如何激發員工的創意,如何推動公司不斷創新等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將大膽創新的理念,反復灌輸到員工的腦袋里,不停地提醒他們:只有與眾不同,才可以做第一名!”
他對他的老朋友說:比如公司開會對提案進行討論時,我總是問提案人下面的問題:‘這樣的做法,別家嘗試過嗎?’而且光是解決問題還不夠,還要逼他們去思考,如何在解決問題中,創造出新的商機。
“我從安泰創立的第三年起,就要求每個部門,每一年必須提出兩個創新的提議。這要求看似簡單,一開始大家有好多新想法,但越到后面越難,同仁們開始叫苦連天,因為他們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由于公司有一些條條框框約束著他們,他們害怕犯錯就不敢再進行了。于是我就改變了公司的規章制度,去除了那些條款,沒想到,這太有效了,大家開始放開了手。”
所以要想成功,無論是一個公司還是個人,都需要大膽地去創新,這樣才能做永遠的第一名。
安泰公司的成功在于去除了那些讓員工們害怕觸犯的條條框框,員工們沒有了后顧之憂,不怕犯錯,自然也就能產生創新思維,自然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效益。
如何適度冒險
1.冒險不是盲目草率的行為,不是瞎闖、蠻干,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目標、有計劃、有實施方法和步驟的實踐活動。
2.冒險必須建立在對客觀事物正確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冒險方法,否則就只是蠻干,難以取得預想的成就。
3.冒險的基本方法是確立可行的目標,發揮科學的分析判斷能力,積蓄冒險的力量,實施冒險的應變策略,付諸冒險的實際行動。
人一生所可能犯的最大錯誤是:因為怕犯錯誤而不敢嘗試。
上一篇:《不為小事抓狂》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下一篇:《不找借口》必須養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