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智體并重”
著名科學家竺可楨1890年3月7日出生在浙江紹興東門外的東關鎮。他從小就是一個勤奮學習、愛動腦筋的好學生。然而他的身體卻很弱,為了實現振興祖國科學技術事業的志向,他小學畢業后,開始刻苦鍛煉身體。
竺可楨15歲小學畢業,他的才學和求知精神,在同年齡人中,沒有哪個能比得上;可是他的個頭卻要比同齡人矮一截,體重要輕十來斤。
自從他進了上海澄衷學堂以后,他的這副單薄病弱的身子骨,竟然成為同學們的譏諷和嘲笑的目標。
有一天,在教室走廊上,迎面走來幾個同學,他們一邊走,一邊對著竺可楨擠眉弄眼。其中,一個故意大聲挖苦道:“好一個寒酸的小矮子,準活不過二十歲去……”
竺可楨十分氣惱,真想走上前去回敬他幾句,但他又一想:誰叫我的身子骨長得這樣單薄矮小呢。再說,一個男子漢也犯不著為一兩句惡語,就跟人撕破臉爭吵起來。
晚上,竺可楨躺在床上想:我們祖國災難深重,人民貧窮病弱,被外國人稱作“東亞病夫”。現在自己也被人看不起,被罵作短命的人。既然立志要為拯救祖國出力,那就必須首先戰勝自己的病弱身體!
“對!男子漢想到就要做到。”竺可楨霍地從床上爬起,連夜制定了一個鍛煉身體的計劃,還選了一條“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貼在宿舍里,作為警鐘,隨時提醒自己。
從那以后,他每天早晨雞一叫就起床,到校園里跑步、舞劍、做操……有一天清晨,他剛一醒來,就聽見轟、轟、轟的雷聲,密密麻麻的雨點直往下落。今天還要不要按時起床鍛煉呢?“不行”!他心里說,“有一回間斷,就可能有第二回,第三回……”于是他迅速起床,冒雨跑完了規定的路程。
這樣堅持了一個時期,竺可楨的體質有了明顯增強,再也沒有請過一堂課病假。這時候,全班同學,包括過去譏諷他的那些同學,都異口同聲稱贊他是“智體并重”的模范。
由于竺可楨從小熱愛學習,鍛煉身體,培養了堅毅、勤奮的好品質。終于實現了他為振興祖國科學技術事業而學習的志向,成為一代著名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上一篇: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
下一篇:等待心靈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