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住心沉住氣,別太心急
小王是一家外貿(mào)公司的廣告策劃,一天老板給了他一份廣告提案,要他做一份報表,而且特別交代他這件事情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小王上網(wǎng)查資料熬了好幾個通宵才把報表完成,過了幾天當(dāng)他把報表送去給老板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老板的桌上也放著一份相同的報表,小王很納悶,可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問老板,所以把報表放下就從辦公室出來了。
可是這件事他越想越覺得奇怪,他很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去問老板,所以他就想到了老板的助理——張姐。想到這,小王就匆匆去了張助理的辦公室,他一進門就對張助理說:“張姐,老板不是就讓我一個人做那份報表嗎,怎么我今天去送報表的時候,老板桌子上也放著一份和我的一模一樣的報表呀?”張助理抬起頭愣了愣,然后冷冷地說了一句:“你問我,我問誰呀!”小王又脫口而出:“你怎么會不知道,這些不一直都是你在整理嗎?”張助理聽后白了小王一眼說:“我說不知道就不知道!”小王看張助理好像生氣了,也就不好意思再追問什么了。
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很多,也許張助理知道事情的原委,可是像小王那樣心急地逼問,是誰都沒有心情再告訴他事情的真相。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當(dāng)我們遇到問題要向別人詢問時,一定要沉穩(wěn),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你在詢問時一味地強調(diào)自己的來意,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那你又怎么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呢!不論是請求別人幫助還是咨詢別人問題都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語氣,注意自己的思維,不要把別人逼到死角!那么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應(yīng)該怎樣對待“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呢?
1.遇事要沉得住氣
生活中有很多挫折與失敗,不要每次面對這些的時候就暴躁、沖動、埋怨。同樣在職場上,要詢問別人問題或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說話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你需要別人幫你弄清楚某些事情,你可以這樣說:“請問,您知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呀?”如果你一旦收到壞消息就急匆匆地跑去對那個人說:“這件事情一直是你在操辦,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樣的口吻和語氣別說是人,就算是神仙聽到后也會生氣吧。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先要沉住氣,多思考思考該怎么說,多想想怎樣說對方更容易接受一些。
有時候你越是沉不住氣,就越容易暴躁,越容易沖動,最后也就會發(fā)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鬧劇。
2.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
每個人都是感性動物,在碰到一些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時,人都會優(yōu)先考慮自己。尤其是現(xiàn)在十八九歲的年輕人,血氣方剛,自我意識也很強。所以在生活中遇到問題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總是從自我意識出發(fā),詢問別人的時候一張口就是“你怎么會不知道?”“你怎么能不知道?”這就是現(xiàn)在年輕人的真實寫照,而他們恰恰忽略了對話和詢問是兩個人的事,不是自我模擬。所以在對話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事與愿違的情形,自己越是急切地想知道結(jié)果,說話時就越是突出自我,而忽略別人的感受。在實踐中,溝通需要技術(shù),在你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多想想別人,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考慮,用一種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溝通,就一定會事半功倍!
3.學(xué)會釋懷和放棄
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缺陷。俗話說得好“取其長補其短”,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需要別人的理解與支持,所以不管是幫助別人還是被別人幫助,都要學(xué)會釋懷和放棄。在你詢問別人的時候,別人沒有給你想要的答案,也許是他真的不知道,不要對此耿耿于懷,要學(xué)會釋懷。在你需要別人的幫助時,你連續(xù)問了好幾個“可不可以”,而對方都只是搖頭,這時候你不要再一味地追問“為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不是誰都可以滿足你的利益。在這種時候如果你緊咬著不放,反而讓對方覺得厭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qū)W會放棄,在合適的時候?qū)W會釋懷,既是一門技術(shù)也是一種能力,不要對那些拒絕你的人一遍又一遍地逼問,那樣只會事與愿違。
上一篇:積極聆聽,把話說到對方心坎兒上
下一篇:練習(xí)腹式呼吸法,讓你的聲音更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