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完美過程,不求完美結果
在很多人眼里,“完美主義者”這項“指控”并不丟人,他們認為追求完美才會使人更優秀。心理學家認為:追求完美的過程和追求完美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全世界最出色的足球運動員,在球場上也會有失誤;最棒的股票投資專家,也有“被套”的時候。既然連最優秀的人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都不能盡善盡美,那么一個普通的人有點失誤又有什么不能原諒的呢?只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什么事物能達到“完美”的境界,你就不必設定荒謬的完美標準來為難自己。你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干好每件事,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有一個人非常熱衷于登山,他有幸參加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到了海拔7800米的高度時,他支持不住了,便停了下來。當他回去后講起這段經歷時,大家都替他惋惜:為什么不再堅持一下呢?再努把力,就能爬到頂峰了!
“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極限,我不會為此感到遺憾的。”他很平淡地說。
這個人是明智的。他了解自己的能力,沒有為了追求完美而勉強自己,所以才能夠平安歸來。
那些盲目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在還沒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之前,便一頭栽進一個過于高遠的目標里,每天受著疲憊的折磨。他們希望獲得他人的掌聲和贊美,贏得他人的羨慕,為此,便將自己推向完美之中,做什么事都要求盡善盡美。久而久之,生活便成了負擔,工作當然也毫無樂趣可言。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都喜歡的畫。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工作,畫終于完工了。他把畫好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在畫旁放了一支筆,并附上說明:親愛的朋友,如果你認為這幅畫哪里有欠佳之處,請在畫中標上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畫時,發現整個畫面都涂滿了記號。畫家心中十分不快,對自己的畫技深感失望。他決定換一種方法再去試試,于是他又臨摹了一張同樣的畫到市場上展出。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畫中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結果是,一切被指責過的地方,如今全都換成了贊美的標記。
最后,畫家不無感慨地說:“我現在終于明白了,無論自己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達到絕對至善至美的境界。完美往往只會成為人生的負擔,一個人繃緊了完美的弦,卻可能發不出音來。如果你一心想要得到完美的結果,反而會大失所望。但是如果你將注意力放在事情的過程上,精彩的過程也許會帶給你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上一篇:專注于有效的工作,忙在點子上
下一篇:人生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