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舍才有得
在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看來,“九德”中有一德叫“擾而毅”,即頭腦靈活而有毅力。但是生活中多數人沒有達到這種標準,往往是頭腦靈活卻沒有毅力,或者是有毅力卻不靈活。前一種人靈活有余,做小事成功的不少,但是難成大事。后一種人由于太不懂得變通,有毅力也難成大事。
人不僅要學會變通,還要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有首詩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庇袝r不切實際地一味執著,是一種愚昧與無知,因為方向一旦錯了,前進就是退步,退步反而是進步,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們常說放棄也是一種智慧。一件事不值得堅持的話,為什么不放棄呢?
可是能夠完全放下的人不多。西方有句諺語:你有所選擇,同時你就有所失去。這在西方經濟學上叫做“機會成本”,你因為選擇而放棄的那些東西,就是你的“機會成本”。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一種交換??墒呛芏嗳司褪窍搿棒~與熊掌兼得”,想同時看到硬幣的正反面。
有位成功的商界女士在她的文章里寫道:“幾年之前,悔恨放棄了美好世界中的一切,只為了追求與他的愛情。幾年之后,悔恨放棄了一個好男人,說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成就。可是現在自己站在頂樓辦公室的落地窗前,又如何?兩者之間真的不能兼得嗎?”既然選擇了,那我們就必然會放棄權衡過后認為應該放棄的東西,那為什么還要后悔呢?我們能做的就是放棄我們所應該放棄的,然后追求我們想得到的。
有舍才有得,決定了就別反悔。在我們做決定的同時,實際上我們就在失去一些東西。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想清楚,我們所選擇的是不是真的比我們放棄的更重要。很多人后悔不是因為現在的狀況不如以前,而是因為當時選擇的時候,根本沒有想清楚將來的狀況會不如當初。
上一次選擇的方向也決定了下一次選擇的方向,如果發現方向錯了,為什么不迅速停下來,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時候應該多聆聽別人的意見,以選擇最優的方案。
選擇是人生的一種狀態。如果選擇了不適合的方向,卻一直在堅持,那結果就只能是南轅北轍,堅持得越久失敗得越慘。“擾而毅,缺一則廢”。人生就應當: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在舍與得之間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路。
上一篇:專注完美過程,不求完美結果
下一篇:以己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