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水色
◆ 梭 羅
以景物論,華爾登似仍嫌一般,雖說風光秀麗,但卻遠遠不夠宏偉,尤其對于不常來此或不曾卜居湖濱的人,未必能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這里的湖水卻是如此深邃而純凈,故也頗值一記。這一泓湖水澄澈碧綠,湖身長半英里,周圍一又四分之三英里,面積六十一英畝半;湖居一松櫟林中,為一長流泉所潴成,無明顯出入口,故水量的盈虛多系于當地的云雨與蒸發。沿湖多山,其勢若自水面陡起,故于三四分之一英里之地面,山丘已高拔至四十至八十八英尺,至于東與東南面,甚至高達百英尺與百五十英尺不等。而那里概為林池。我們康谷一帶河湖的水色至少不下兩種:一為遠觀之色,一為近視(尤其是身旁近處)之色。前者似更多取決于光線的明暗,每每因天氣而不同天氣晴和的夏日,稍遠處的水即呈藍色,尤其當水面激蕩的時候;如觀看的距離稍遠,則一例為蔚藍,并無區別。遇風雨晦冥的天氣,水面則略呈青灰色。據說海的顏色更加變幻無定,往往一日為藍,另一日則又為綠,盡管周圍的天色并無明顯變化。我注意過這里的河水,當雪滿山原的時候,不論冰和水都青翠得如綠草一般。有人以為藍色乃是“純凈的水的顏色,不論是固體液體”。但是如果我們從船邊近處俯視,這些水卻又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色澤。華爾登湖就是一時一個樣子,一會兒是藍,一會兒又成了綠,即使觀看的角度不變。居處于下界與穹蒼之間,天光山色都不免要映入湖中。登山俯視,湖面即呈高空的天青色;但自近處觀之,近岸泥沙可見處的水面卻微近橙黃,漸至湖上,復為嫩綠,如此依次轉濃,迨至湖心深處,則又渾然一絕暗碧。然而在某種明暗之下,即使山頂處所見的近岸帶也可能是色澤光艷,濺濺新綠有人認為這乃是林巒翠微的一種反照;但可怪的是鐵路的沙基之側也是同一顏色,另外初春樹葉未密之前也是這樣,故我以為這可能是天空的縹青與岸沙的橙黃互映交融所致。這里的鳶尾即是這類綠色。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入春以后,湖上的冰為來自湖底的日照的熱量乃至沿岸的地氣所暖,開始漸漸融化,于是在湖中尚水解凍處竟出現一道涓涓細流,而那細流也呈這種色澤。與此地的一切水流相同,每當有風雨晴朗的天氣,因而波面最能以一定角度反映天空的色澤時(或者因為波面能充分攝取各種光線),這時自離湖稍遠處觀之,湖面所呈現的一派湛藍甚至會較天空本身的顏色更深一層;而這時,由于身在湖上,而且為了研究反光,不能不天空水面兩頭瞅著,這時我確曾在那里窺見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淺藍——水中燈下變幻不定的娟絲或刀鋒劍端上青光或者近之——較之天空還要縹青,這樣整個波面也到處是一邊淡藍,一邊深青,交相輝映,蔚成奇景,但是相比之下,后者幾乎近于混濁。實際上,那淡藍乃是一種透著微綠的琉璃翠;回憶起來,只有一次冬日黃昏在林際上空處偶然見過。但是把這水盛人杯中,面光而視,卻正如一杯空氣那樣,完全沒有任何顏色我們都知道,一只較大的玻璃盤往往即呈現淺綠,而其原因據玻璃匠人說則在它的“個頭”,如體積稍小,便又不見顏色至于華爾登湖的水要多到什么程度才出這種色澤,我卻不曾作過試驗。此地的河湖如從上直視時,一般常作黑色或深藍色,而且與多數湖泊相同.往往給在其中洗浴者的身上帶來種淡黃光澤;但由于華爾登的湖水競象水晶般的那么澄澈,因而在這里洗浴者的身上往往呈現出一種雪花石膏似的蒼白,再加上浸泡在水中時人的身體不免有點膨脹與變形,看起來極不自然,不過那效果之微妙奇特,恐怕惟有米凱羅琪洛之輩的繪畫大師才能追摹得來了。
上一篇:梭 羅《渴求》原文
下一篇:尼 采《潛在力量》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