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之辯
◆ 彌爾頓
我們所認識的善與惡在這個塵世的范圍內總是相伴生長,密不可分的;而善與惡的知識又是這樣的錯綜糾纏,且慣以形容酷肖的面目出現,這中間的紛紜程度,較之作為長期苦役而罰使塞娥不停分揀的混雜敗種,可能更有過之。誰能料到,善與惡的知識這對緊緊相依的孿生兄弟便是從一只吃過的蘋果之中,破皮躍人個世界的。這或許也是即是昔年亞當曾經墜入其間的那個劫數——明善惡之辯,或曰,藉惡以知善。因此,既然人類已成今天這種情形,試問離開對惡的知識,智慧將何得而選擇,堅忍又何從而施行?那種能將罪惡及其一切誘餌與聲色之樂一并擒拿在手,細加審視,而仍能知所趨勢避,而仍能明辨是非,而仍能擇
善而從的人,這種人方不愧為真正苦行跋涉的基督教徒。至于那種于德無所施,于行無所表的逋逃隱遁性的道德,那種從未有沖殺應敵之勞,而只是臨陣一逃了事的道德,我委實不敢選一辭;須知不朽之花環是很少可以不備極艱苦而后得到的。顯然,我們所攜入這個世界的并非純真一片,我們所帶來的反而是種種之不潔;致我們于純潔者是考驗,而考驗則必借相反的事物。
上一篇:阿 蘭《向遠處看》原文
下一篇:龐維爾《回憶》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