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只要窮得正直,有啥不光彩?
干嗎抬不起頭來,這是為什么?
對這號軟骨頭,咱們不理睬,
咱們人窮腰桿直,不管怎么說!
不管他這么說,那么說,
說咱們干的是下賤活;
等級不過是金洋上刻的印,
人,才是真金,不管他怎么說。
盡管咱們吃粗糧,喝稀粥。
穿的是灰粗呢,不管怎么說;
叫那些傻瓜去穿綢,壞蛋去喝酒,
咱才是男子漢,不管怎么說,
不管他這么說,那么說,
叫他們穿金戴銀去擺闊;
正直的人盡管窮得精光,
卻是人中之王,不管他怎么說。
瞧那個渾小子,人管他叫老爺,
吹胡子瞪眼睛非同小可;
盡管幾百人唯命是從聽他使喚,
他不過是笨伯,不管怎么說。
不管他這么說,那么說,
不管他有勛章、綬帶、這個那個,
只要你是個有頭腦的人,
瞧這些只值得哈哈一樂。
國王可以給人封爵號,
封個公爵、侯爵、這個那個,
可是正直的人,他卻管不著,
國王沒這權力,不管他怎么說!
不管他這么說,那么說,
他們的高官顯爵算得了什么!
咱道理明白、品德高貴,
比這些頭銜要高得多。
好,讓咱們祝這一天來臨,
它必定會來,不管怎么說;
那道理,那品德,在普天下
一定會得勝,不管怎么說。
不管他這么說,那么說,
這一天會來臨,不管怎么說。
那時節全世界的人與人
會成為兄弟,不管他怎么說。
(飛白譯)
【賞析】
蘇格蘭的人民詩人羅伯特·彭斯生于貧苦農家,從小就要幫助父親挑起養家的重擔,在十二三歲就頂一個全勞力干活。所幸父親盡最大努力讓他讀了幾年書,而母親又是一個民歌手,使彭斯得以一面吸收民歌的營養,一面勤奮地自學文學,并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他的詩歌深受群眾歡迎,特別是廣泛流傳于農民群眾之中。1786年他的《主要用蘇格蘭方言寫的詩集》出版,則轟動了整個蘇格蘭,使文化界對這個莊稼漢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接著,彭斯又以極大的熱情搜集蘇格蘭民歌,并在民歌基礎上加工或創作,得詩300余首,編成兩種蘇格蘭詩集。彭斯的抒情詩、政治詩、諷刺詩都享有盛名。可惜因勞累過度,心臟受了損傷,這位天才詩人在創作正旺盛的37歲上,就在貧病交迫中逝世了。
彭斯的詩含有明顯的啟蒙主義和現實主義因素,也含有浪漫主義的激情。他懷著滿腔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主義思想,一直站在進步力量一邊,毫不留情地嘲弄貴族地主、教會和富豪。《不管他怎么說》是彭斯著名的代表作,表現了彭斯挺直腰桿的勞動者形象和蔑視一切權貴的豪邁氣概。原詩無題,但詩中有一個不斷反復出現的疊句“fora'that”(即forallthat)表現了此詩的母題,所以選本中常用它作為詩的標題。這個短語簡明通俗,可是很不好譯。細細琢磨起來,其中含有“不顧一切傳統觀念”和“盡管如此也不在乎他”的意味。
18世紀末葉,蘇格蘭人民正處于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蘇格蘭統治者與英國政府的重重壓迫之下,但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正在迅速覺醒,美國與法國革命的浪潮也強烈地沖擊著蘇格蘭,這種時代精神在彭斯這首詩中得到了十分鮮明的反映。彭斯雖然受了一輩子窮,但他并沒有被壓得抬不起頭來,請聽:“窮只要窮得正直,有啥不光彩?”再請聽:“咱們人窮腰桿直,不管怎么說!”風格即人,在這些詩句中我們看到了彭斯豪放鮮明的風格,也看到了彭斯活生生的形象——一個受壓迫的莊稼漢挺起了腰桿的形象。
《不管他怎么說》的語言虎虎有生氣,是帶有濃厚蘇格蘭鄉土味的莊稼漢語言。詩中不用一個文縐縐的詞兒,與一般的文人詩歌全然不同。試看“對這號軟骨頭,咱們不理睬”或“叫他們穿金戴銀去擺闊”這類詩句吧,一般詩人的作品中,哪會出現這樣的語言呢?
此詩中重疊手法的運用,也很引人注目。如“不管他這么說,那么說”一語及其變奏,出現了無數次,但又不僅僅是一個疊句,而是與內容有機結合成為句子的成分。彭斯用這么一句簡單樸素的口頭語,巧妙地串起了許多論辯性的觀點,從而賦予了這句口頭語以豐富深刻的涵義。這種重疊手法來自民歌。彭斯的詩歌不但有濃郁的民歌風味,而且往往直接借用民歌曲調,如這首《不管他怎么說》就借用了一首懷念蘇格蘭國王的舊民謠的曲調,而注入了啟蒙主義的新內容。
懷著啟蒙主義理想的彭斯是樂觀主義的,他在詩的結束段中滿懷希望地展望理性獲得勝利的未來。盡管這種展望包含著空想的色彩,但彭斯的豪氣畢竟是感人的。
(飛白)
上一篇:《黃昏·克尼亞日寧》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拉伊莎·卡拉姆津》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