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啊,你要留心聽,
要站立思想神奇妙的作為。
神如何吩咐這些,
如何使云中的電光照耀,你知道嗎?
云彩如何浮于空中,
那知識全備者奇妙的作為,你知道嗎?
南風使地寂靜,
你的衣服就如火熱,你知道嗎?
你豈能與神同鋪穹蒼嗎?
這穹蒼堅硬,如同鑄成的鏡子。
我們愚昧不能陳說,
請你指教我們該對他說什么話。
人豈可說,我愿與他說話,
豈有人自愿滅亡嗎?
現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見穹蒼的光亮;
但風吹過,天又發晴。
金光出于北方,
在神那里有可怕的威嚴。
論到全能者,我們不能測度;
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
必不苦待人。
所以,人敬畏他。
凡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他都不顧念。
(簡體中文和合本)
【賞析】
這首詩選自《舊約·約伯記》。《約伯記》是一部哲理詩劇,是圣經中智慧文學的代表。智慧文學的主題是希伯來人對人生的感悟、對倫理道德的體認和對智慧本身的看法,除《約伯記》外,《箴言》和《傳道書》也是智慧文學的代表。《約伯記》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它講述的主要是神對義人約伯的試煉。故事源起于神與撒旦的賭賽,撒旦認為約伯敬畏神是由于神會給予相應的庇護和賞賜,于是神就叫撒旦考驗約伯。撒旦剝奪了約伯的財富,奪走了他親人的生命,并且使約伯渾身長滿毒瘡。約伯在生不如死的痛苦中,不禁懷疑起神的公正。這時約伯的三個朋友過來探望,他們認定約伯遭此苦難是由于約伯犯了罪而遭致神的懲罰,但約伯堅持認為自己是清白的,于是他們展開了辯論。三輪過后,雙方誰也沒有說服對方,這時有一個叫以利戶的青年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任何事物都取決于神的意志,而神的意志是不可測度的。最后,神在旋風中答復了約伯,他反問約伯對宇宙的奧秘了解多少,這使約伯認識到了自己的無知,于是約伯作了懺悔,神則重新賜福于約伯。
《約伯記》被認為是圣經中最難理解的一卷書,這是因為,《約伯記》中有一個重大的問題難以解決,這就是“義人受難”問題。這牽涉到所謂的神義論,即神會按照人的善惡而做出“賞善罰惡”的報應,但在《約伯記》中,約伯是一個義人,卻受到了莫大的苦難,這顯然難以用神義論做出解釋。其實,約伯與其朋友的爭議就在于此,雙方的大前提都是神義論,不同的是各自的小前提,約伯的朋友認為約伯犯了罪,而約伯認為自己是清白的,因此按照神義論,雙方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約伯的朋友認為約伯應該受到懲罰,而約伯自己則十分委屈,希望能向神申訴自己遭到的不公。以利戶的發言可以說擊中了雙方問題的癥結所在,無論約伯還是他的朋友,都以自己的理性去測度神的意志,認為神會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做出報應,約伯甚至希望能靠自己的理性說服神,這就是一種自大。這里所節選的部分選自以利戶發言的最后一部分,可以說是解開“義人受難”問題的關鍵部分之一。
《約伯啊,你要留心聽》的一開始,以利戶提醒約伯要仔細思考神“奇妙的作為”,并具體列舉了一系列這類“奇妙的作為”。在這里,以利戶連用了四個問句,其中三句都以“你知道嗎”結尾,這種連珠炮式的詰問使得語句極具力量。而且這些問題確實也讓約伯無言以對,因而一下子就凸現出了神的全知全能與約伯的無知。但約伯的困窘并不止于此,接下來以利戶還對約伯的自大進行了諷刺。原來約伯在之前曾提出“愿與神理論”,因而以利戶諷刺他說:“我們愚昧不能陳說,/請你指教我們該對他說什么話。”在以利戶看來,人既然不能解釋神的奇妙作為,那么我們就應該保持沉默,而不要試圖去詢問神。約伯的受難問題也是如此,既然無法解釋,那么正確的做法應是信任神,而不是去質詢神。
接下來以利戶則向約伯說明,問題總會有得到解釋的時候,這就像日光被云遮蔽,但風一吹則光亮重現,神就如這日光一樣,時候到了,他自會出現。在這里,以利戶做出了預言,可以說是為神在緊接的下一章的出現作了一個鋪墊。以利戶緊接著指出: 我們不能對神做出測度,我們需要對神有信心,神“必不苦待人”;相反,那些“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試圖解釋神的所作所為,這些人是得不到神的“顧念”的。因而,約伯的受難問題所反映的其實是信仰與理性的矛盾。如果試圖以理性來解決“義人受難”問題,那么問題必定無法得到解決,須知神的意志是無法通過邏輯分析測度出來的,正如約伯的受難,你絞盡腦汁也無法推理出它是源自一場賭賽。相反,人如果信仰神,堅信神的安排自有其道理,那么這一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事實上,如果我們不以宗教的眼光來看約伯的故事,它也是有意義的,它告訴我們,人的苦難是世間萬千奧秘中的一種,對待苦難的正確態度不應是怨天尤人,而應是爭取在苦難中成長,化蛹為蝶,獲得新生。
(程禾)
上一篇:《紫檀木馬車上已布滿星辰·博卡熱》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約翰·安特生,我的愛人·彭斯》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