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陳子昂,本書卷一《贈喬侍御》已介紹。《新唐書·陳子昂傳》稱其出身豪富,“資褊躁,然輕財好施,篤朋友”。此詩為作者離蜀赴洛陽,告別友人時所作。原詩兩首,此為第一首。唐睿宗文明元年(684),陳子昂獻書朝廷,武則天奇其才,召見金華殿,拜為鱗臺正字。此事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首聯扣題寫別筵。起句寫明燭高燒,輕煙裊裊。“銀燭”,銀白色的蠟燭。“清煙”,清淡的煙。這表明,燭光明亮,蠟燭的質量很好。次句寫餐具華貴,酒菜豐盛。“金尊”,金制的酒杯,用以形容酒具很華貴。“綺筵”,豪華的酒席。這兩句借筵席之華美來表現宴會之隆重,進而表現朋友間感情之深厚。與之相適應的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
頷聯抒發惜別的情懷。三句表達朋友間的情誼。“離堂”指餞別的場所。“琴瑟”指友誼。《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四句想象征途之遙遠與孤獨。“別路”,別后的征途。“繞”字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所要經過的千山與萬水。上句寫團聚之快樂,下句寫別后之孤獨,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
頸聯寫宴會已經通宵達旦。五句寫明月隱身在樹后,六句寫銀河消失在空中。這兩句詩一方面表現了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另一方面也表明,隨著天亮,分別就在眼前,離情別緒將進入高潮。句中的“隱”與“高”寫出了明月與銀河逐漸消失的過程,朋友間的離情別緒也隨之逐步加深,是非常高明的。
尾聯想象征途之遙遠,后會之無期,將離情別緒推向高潮。“此會”與首聯相呼應,并結束全篇,使結構顯得非常完整。剛剛分別就又期望再次聚會,進一步表達了朋友間的深情厚意。而“此會”不可預期,又使彼此黯然神傷,無限惆悵。
清人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認為此詩“從小謝《離夜》一首脫化來”。試讀謝朓《離夜》詩:“玉繩隱高樹,斜漢耿層臺。離堂華燭盡,別幌清琴哀。翻潮尚知恨,客思眇難裁。山川不可盡,況乃故人懷。”顯然陳子昂的這首詩從內容到形式都學習了謝朓的《離夜》詩,但是又有很大的創造性。可見,在詩歌創作中多讀前人的作品是大有好處的,但是一定要有創造性,否則就形同抄襲,毫無價值了。
上一篇:白玉蟾《早春》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杜 甫《春宿左省》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