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做自信少年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能否接納自己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狀況是否積極和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生活中,很多人因為自己的一些缺點而感到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其實,如果一個人足夠自信的話,這些缺點也是美的。因此,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丟掉自卑,肯定自己,才能放松心情。
新時代的青少年朋友們,如果你也是個自卑的人,那么,從現在起,你必須重新認識自己,打破自卑的枷鎖,找回自信。
1942年,史蒂芬·威廉姆·霍金出生于英格蘭。很難想象,年僅20歲的他就患上一種肌肉不斷萎縮的怪病,整個身體能夠自主活動的部位越來越少,以致最后永遠地被固定在輪椅上。可他并沒有因此而中斷學習和科研,一直以樂觀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攀登著科學的高峰。
霍金從牛津大學畢業以后,長期從事宇宙基本定律的研究工作。他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與震驚的成就。
在一次學術報告上,一位女記者登上講壇,提出一個令全場聽眾十分吃驚的問題:“霍金先生,疾病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您不認為命運對您太不公平了嗎?”
這顯然是個觸及傷痛難以回答的問題。頓時,報告廳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注視著霍金,只見霍金頭部斜靠著椅背,面帶安詳的微笑,用能動的手指敲擊鍵盤。人們看到了這樣一段震撼心靈的回答:“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我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報告廳里長時間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是從人們心底迸發出的敬意和欽佩。
科學巨人霍金再次向我們證明:即使你滿身缺點,你還有引以為豪的優點,這些優點一樣可以讓你自信。的確,沒有人是毫無缺點的,只是在我們的內心,這個缺點或大或小,如果我們將缺點無限放大,那么,它將會腐蝕我們的心,阻礙我們成功;如果我們能正視缺點,并在心里把缺點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它就會成為我們努力和奮斗的催化劑,助我們成功。
心靈啟示
青春期的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集體中,自然很容易和周圍的朋友、同學相比,當自己的某一方面不如他們的時候,自卑感油然而生,把這種不如人的想法積壓在心中,甚至不愿意與朋友、同學相處。為此,青少年朋友們,你可以這樣打破自卑的枷鎖:
1.運用補償心理超越自卑
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即為了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發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長處、優勢,趕上或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正是這一心理機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許多人成功的動力,成了他們超越自我的“渦輪增壓”。
2.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們行走的姿勢、步伐與其心理狀態有一定關系。懶散的姿勢、緩慢的步伐是情緒低落的表現,是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別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步伐輕快敏捷,昂首挺胸,會給人帶來明朗的心境,會使自卑逃遁,自信頓生。
3.學會微笑
我們都知道笑能給人自信,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如果你真誠地向一個人展顏微笑,他就會對你產生好感,這種好感足以使你充滿自信。正如一首詩所說:“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喪者的白天,悲傷者的陽光,大自然的最佳營養。”
總之,我們要明白,站在人生的舞臺上,你真實的表演并非為博得別人的掌聲,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心靈深處得到快慰。
4.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我
的確,青春期充滿個性張揚,尤其是初、高中階段的你們更主張“個性解放”,因此,你完全可以留自己喜歡的發型、聽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說家長們聽不懂的流行話語……
總之,你要隨時告訴自己:我是自信的,我是美麗的,我有實力,我的專業能力是最棒的!你必須有自信心,對認準的目標持之以恒,懷著必勝的決心,主動積極地爭取!
上一篇:讓孩子學會為自己“做主”
下一篇:迎難而上,被拒絕也別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