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分數恐懼癥
成功的人生需要一個好的目標體系,當目標完全融入生活的時候,人生目標的達成就只剩下時間的問題了。尤其是處于學習階段的孩子,父母更應該幫助其制定一些屬于他們的目標。
露露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盡管她每天都會按時上學、放學、寫作業。不過,成績卻總是提不上去。她好像已經習慣了及格的分數,再也不想往上努力。爸媽看到露露這樣的情況很是著急,經常會問:“露露,難道你永遠考這么少的分數嗎?”露露毫不在意地回答:“那你覺得呢?要不,我去哪里偷點分數來?”
對此,爸爸媽媽覺得露露這樣的學習態度真是沒什么希望了。
所有父母都關心孩子的學習,希望孩子能全方面地學習,但有的父母卻不得要領,事必躬親,卻見不了成效。實際上,父母作為孩子的領航者,應該幫助孩子制訂可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以興趣作為孩子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愉快中學習。
另外,在施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需要有時間概念,不能一道題就做了很久;盡量不要在孩子的學習時間打擾他們;幫助孩子不要受到各方面的干擾,如不要在書桌上放一些玩具和零食;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監督和指導孩子學習情況,漸漸地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培養孩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
小貼士
1.制訂可行的學習計劃
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必要擬訂什么學習計劃,任他們自由發展就行了。而大多數父母都為孩子制訂了學習計劃。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都有在父母幫助下制訂的學習計劃,但卻往往不能成功地施行。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的學習計劃不合理,不是太空泛,就是太具體。
有的父母制訂的學習計劃太空泛了,沒有任何具體可施行的操作性,所以,學習計劃根本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有的家長制訂的學習計劃太具體了,甚至具體到幾點幾分做什么,孩子不是士兵,他們根本不可能這么嚴格地完成,結果慢了半拍就會使其他部分都受到影響,最終整個計劃都無法完成。因此,合理可行的學習計劃應該是“長計劃、短安排”,合理支配孩子的時間,不能讓孩子感受到太忙碌,也不能太放松,能讓孩子“玩得痛苦,學得踏實”,這樣的一個學習計劃由父母與孩子一起制訂最好。
2.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也許,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應該取得優異的成績,諸如科科都是一百分,這在大人看來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并不是任何一個孩子都會認為小學一年級的課程相當簡單,有的孩子也會感到一些難度。父母應該為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而不是強行地要求“你必須考到一百分”,這樣孩子就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只有幾歲的孩子也會不由自主地擔心“要是我沒有考到一百分怎么辦”,這樣的憂慮心理將直接影響他的學習,也會使他產生一種厭煩情緒。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只要你比上一次進步就好多了,這樣來勉勵孩子不斷地進步。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成功地完成一個學習計劃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個作息時間表,以此保證孩子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另外,孩子在小學學習中表現出的最大缺點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由短到長,可以先從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事情開始訓練;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通過提問來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生活中,父母可以請孩子幫忙拿一些東西,由一件到多件,請孩子一次性完成,如“請你幫我拿一個梨子、兩個蘋果、一把水果刀和一些牙簽”。
上一篇:孩子敏感脆弱,父母多給予其安全感
下一篇:尊重你的孩子,成就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