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透支屬于未來的美好
曾經認識這樣一位姑娘:不管什么時候出現,出現在何地,她的衣著、妝容永遠都是精致不重樣的。即便只是一起出去逛個街,吃個飯,她也一定是人群中最亮眼的那一個,并且,她的口頭禪就是:女人嘛,就是要活得漂亮,活得精致,才對得起自己。姑娘不光對自己的衣著妝容有很高的要求,還經常計劃著到處旅游。有時,走著走著,她會突然對我說,她想去看埃菲爾鐵塔,還想去敦煌,想去騎行,想去看極光。甚至,她的計劃里面還有去學習茶藝、烘焙,去法國定居一段時間等。
聽著她這樣的口氣,你會以為她是一個富家千金,至少是一個不愁吃穿的姑娘。但是,事實截然相反。接觸過一段時間以后,我才發現,正是因為她對于自己衣著妝容方面的超高要求,她總是承受著比我們要大得多的壓力,她的信用卡每月都是超額消費,次月又不能立刻還清。債務越積越多,曾經一度被列入失信名單,但即便是這樣,她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購買欲望。見到心儀的裙子還是會繼續透支信用卡再次購買。家中的裙子多到柜子都塞不下,卻又舍不得丟棄。在了解了她的情況之后,我經常勸她要學會節省開支。但她從不認為自己的行為習慣有任何不妥,更不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問題。
而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她的收入并不是特別高,因為她的工作非常不穩定。而不穩定的最大原因就是她的跳槽總是很快速,在單位里稍有不如意,或有一些輕微的摩擦,就會讓她下定決心辭職。因為她不愿意迎難而上,更不允許自己委曲求全。于是,她就這樣盲目地走著,卻從沒有反思過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嚴重透支了她目前的能力。就這樣,她的生活一面是一個個華麗麗的美好愿望,另一面卻是赤裸裸的悲慘現實。
或許,有人會說,誰的生活不是一面是華麗的美好愿望,另一面卻是赤裸裸的悲慘現實呢?確實,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不可分割的兩面性。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我們應該就此放任并人為地擴大這兩面之間的落差和距離。人生的一路風雨太多太多,沒有誰能夠每次都很及時地趕到你的身邊為你撐傘。只有學會將雨傘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夠避免自己被淋濕。
生活在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我們好似看多了別人的成功和別人的生活,就越來越會有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會讓我們感覺一種一切得來都很容易。“我也值得這樣的生活,我的生活應該也是這樣的,或者這樣美好的生活離我很近,近到我隨時都能夠擁有,而我之所以沒有擁有,只不過是因為我不想而已。如果我想的話,我也一定很容易就能達到。”但其實,既然一切都很容易,又為何不真的努力爭取一下呢?你我都知道,凡事總是說著容易做著難。
如今,我們每個人的欲望都在無形中被諸多的引誘越放越大。在這個時代里面,我們有著太多的機會和渠道能夠看到超出我們想象的快速發展和機遇,讓我們對欲望實現的渠道門檻降得越來越低,甚至產生一種唾手可得的錯覺。但其實,這些被提前預支的欲望的滿足并不會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更好的幫助和支持,只會讓我們產生一種似乎不用過分努力就能通過風口獲得成功的錯覺,這種錯覺讓我們對人生的成功充滿了偶然性和僥幸感。
曾經有人說,在這個時代,哪怕是頭豬,只要站在風口上就能飛。確實,人生就是有這么幸運和奇跡的時刻,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輕松得到心中所想。于是,多少人一擁而上,都去追尋這看不著摸不到的風口,等待著奇跡也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但是,又有多少人認真看到了這段話的后半句呢?風口既然被稱作風口,就總是會有消散的時刻,而等到風口退去的時候,那些被吹上天的豬卻也是跌得最慘的。因此,親愛的寶貝,學會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能力能夠匹配你內心的欲望,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才是我們值得為之付出并爭取的方向。
親愛的寶貝,擁有多少能力,就能夠享受多少美好。反之,想要追求多少美好,就讓自己學會努力,學會提升相應的能力。學會將現有的資源與自己的能力適配,砍掉超過自己能力的欲望,即便那些美好真的很誘人。上帝從來都是公平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活著這一世會不受任何的委屈、挫折和打擊。面對同樣的頹廢和沮喪,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些人很快就能夠走出頹廢沮喪,而有些人面對打擊,一生都在破罐子破摔。我一直都認為,評判一個人強大的標準不是看他到底征服了什么,而是看他學會承受了什么。就正如評判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從不應該在于他能夠站得多高,而應該看他到達谷底以后,多久能夠再次反彈出來。一個懂得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自然也會懂得擁有多少能力就去享受多少美好的道理。而一個拎不清、搞不清楚自我位置的人,即便想盡一切辦法獲得了自己渴求的美好,這份美好又能夠持續多久呢?因而,人生貴在公平與匹配,只有不斷增強自我的學習能力,才能讓自己擁有那份享受美好的能力,才會讓自己的欲望與自己的能力對等,長久享受這份能力帶來的美好。而在自己還沒有足夠能力以前,先不要急著去享受。你所透支的不過都是原本屬于未來的美好,而就像是借了人生的高利貸,這份透支只會讓你的可貸余額越來越少,而還貸的壓力越來越大。
上一篇:不斷學習,夢想需要真功夫
下一篇:不計回報,付出本身就是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