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無法選擇,但是態度可以改變
一個人無法選擇工作時,至少還有一樣可以選擇:好好干還是得過且過。在同一種工作崗位上,勤懇敬業就會收獲得多。態度決定了我們的未來,一個人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態度!
當你無法適應周遭的環境時,那么,失敗與毀滅就將常伴你左右。反之,你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與完善。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一句話,適者生存。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這些人常說他們的情況無法改變。但如何看待人生,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中國男足前主教練米盧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說得很精辟,他說的態度就是責任心。責任心對工作質量、對事業的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缺乏責任意識,心思和精力不用在工作上,即使能力再強、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把工作干好。有了強烈的責任意識,就會有使命感,就會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態度不一樣,精神狀態、工作標準和工作質量也不一樣。
曾任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的任小萍女士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組織上安排的,自己沒有什么自主權。但在每一個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選擇,那就是要比別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為北外的一名工農兵學員。當時她在班里的年紀最大,水平最差,但等到畢業的時候,她已經成為全年級最好的學生。大學畢業后,她被分到英國大使館做接線員,這是很多人都覺得沒出息的工作,但任小萍卻把這個普通的工作做到了極致。她把使館所有人的名字、電話、工作范圍甚至連他們的家屬名字都背得滾瓜爛熟。有些電話打進來,有事不知道該找誰,她就會多問問,盡量幫他準確找到人。慢慢地,使館人員有事外出,并不是告訴他們的翻譯,而是給她打電話,告訴她會有誰來電話,請轉什么,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任小萍成為全面負責的留言點、大秘書。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電話間,笑瞇瞇地表揚她,這是破天荒的事,結果沒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調去給英國某大報記者做翻譯。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調到美國駐華聯絡處,她干得同樣出色,并獲外交部表揚。
最常見同時也是代價最高昂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成功依賴于某種天分,某種魔力以及某些我們不具備的東西。可實際上,成功的要素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成功是正確思維的結果。一個人能飛多高,不僅有著人的其他因素,更重要的是受他自己的態度所制約。
你有沒有因為在公司里不受重用,而不滿意自己的工作?這個時候,你是憤憤地遞給老板辭職書,還是做點其他的事呢?只知抱怨老板的態度,卻不反省自己的能力,不力求改進,是不會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如果你回頭來看,就會驚訝地發現,以前你沒有受到重用,關鍵在于你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只把自己定位在極低的水平上。
無論你擁有多好的技術與方法,如果你沒有正確的人生態度——一切無用!只要你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方法與技術你都能得到!失敗一定有原因,但成功也需要方法。成功最重要、最快捷的訣竅就是學習成功者。學習成功者的人生態度,像成功者一樣去思考;像成功者一樣去決策;像成功者一樣去行動!
托妮·莫里森是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莫里森的少年時代,由于家境貧困,從12歲開始,每天放學以后,她都要到一個富人家里打幾個小時的零工,十分辛苦。一天,她因工作的事向父親發了幾句牢騷。父親聽后對她說:“聽著,你并不在那兒生活。你生活在這兒,在家里,和你的親人在一起。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著錢回家來。”
莫里森后來回憶說,從父親的這番話中,她領悟到了人生的四條經驗:無論什么樣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為了你的老板,而是為了你自己;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讓工作把握你;你真正的生活是與你的家人在一起;你與你所做的工作是兩回事,你該是誰就是誰。
在那之后,莫里森又和形形色色的人一起工作過:有的很聰明,有的很愚蠢;有的心胸寬廣,有的小肚雞腸。但她從未再抱怨過。
要看一個人做事的好壞,只要看他工作時的精神和態度。如果某人做事的時候感到所做的工作困難重重,勞碌辛苦,沒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么他絕不會取得偉大的成就。一個人對工作所具有的態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有著密切的關系。了解了一個人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這個人。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唉,沒意思呀,不過是給別人打工罷了!”說這話的人往往心里有一種惆悵,因為他總認為自己是在為別人干事。然而,問題不在于你是不是替別人打工,而在于你以什么態度來對待眼前的工作。如果積極地工作,情況自然就會改變。很多事實早就證明了這點。一些著名的大人物,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有多少不是替別人在打工呢?可見為別人打工并不要緊,也不會妨礙以后的發展與成功,相反,這是一個在實踐中學習鍛煉的機會,是積累經驗的機會。關鍵就在于你自己如何認識,采取什么態度。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允許你對自己的工作表示厭惡。如果你為環境所迫,而做著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應當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到樂趣。有了這種態度,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效。
上一篇:將夢想堅持下去,該有多好
下一篇:干點實事,做比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