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好運都是自己創造的
在生活中,所謂的強者是什么?真正的強者不是憑借著各種資源努力向上爬的人,而是締造自己輝煌命運的人,他們雖然遭遇了生活的不公平待遇,但依然可以沖破重重阻礙,最終采摘成功的果實。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上天就給予了不同的禮物給我們,有的人太幸運,他得到的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洋娃娃,而有的人則運氣不怎么好,他所得到的是一個修補過的洋娃娃。對于前者而言,他前面走的路會相對平坦一些,而對于后者,他的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很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對此,不管我們是屬于前者,還是后者,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即便自己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一個修補過的洋娃娃,也一樣能締造出命運的輝煌。
杰克·韋爾奇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在鐵路公司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因而,培養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母親的身上。與其他母親不太一樣,她對韋爾奇的關心更注重在提升他的能力和意志上。母親是一位十分權威的人,她總是讓韋爾奇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教會韋爾奇獨立學習。每當韋爾奇的行為有所不妥,母親總是以正面而有建設性的意見喚醒他,促使韋爾奇重新振作,母親雖然話不是很多,但總令韋爾奇心服口服。
母親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理念:坦率的溝通、面對現實、主宰自己的命運。她將這3門功課教給了韋爾奇,使得韋爾奇終生受益。母親告訴韋爾奇:“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樹立相信自己能締造出命運的輝煌的信念。”韋爾奇到了成年以后還是略帶口吃,但是母親安慰韋爾奇:“這算不了什么缺陷,只不過思維比開口快了一些。”正是母親給予的這份自信,讓口吃不再成為阻礙韋爾奇發展的絆腳石,而且成為了韋爾奇驕傲的標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總裁邁克爾對韋爾奇十分欽佩,甚至開玩笑說:“他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
韋爾奇的中學成績應該可以進美國最好的大學,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最后只進了麻州大學。剛開始,韋爾奇感到十分沮喪,但進入大學以后,他的沮喪變成了幸運。他后來回憶這段經歷,這樣說道:“如果當時我選擇了麻省理工大學,那我就會被昔日的伙伴們打壓,永遠沒有出頭的一天,然而,這所較小的州立大學,讓我獲得了許多自信,我非常相信一個人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是成功的基石,包括母親的支持,運動,上學,取得學位,雖然我天生口吃,但我相信我一樣可以締造出自己輝煌的命運。”韋爾奇的大學班主任威廉這樣評價他:“他總是表現得很自信,他痛恨失敗,即使在足球比賽中也一樣。”1981年,韋爾奇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CEO,他是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而自信成為了通用電氣的核心價值觀之一,韋爾奇這樣說:“我相信命運的輝煌可以靠自己來創造。”
戴高樂將軍曾說:“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會到達的地方,惟有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他們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生活中,像韋爾奇一樣有口吃毛病的人很多,但像他一樣成功的人卻很少,為什么呢?因為大多數的口吃者都在為上天的不公平而抱怨,他們渾然忘記了,即便自己是一位口吃者,但命運的輝煌完全是可以靠自己創造的,除了口吃,自己與其他人并無區別。
或許,在命運的一開始,上天發給我們的并不是一手好牌。但是,如果我們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自己即便只擁有一手爛牌,也可以玩得漂亮,這在牌桌上叫牌品,在生活中叫做信念。與其花時間去計較上天給予的不公平待遇,不如花心思玩好自己手中的一副爛牌。
我們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我們想讓命運綻放出如煙花般燦爛的輝煌,那完全在于我們自己的努力,而不在于上天的恩賜。假如我們較真,那就較真自己是否努力過,是否拼搏過,只有真正地努力、拼搏之后,我們才能締造出自己命運的輝煌。
上一篇:所有違心的接受,最后委屈的都是自己
下一篇:所謂的規則不是為了束縛你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