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后果
6歲的孩子好奇心特別強,又因為自主行動的能力增強,所以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索的欲望。很多時候,他們并不能準確地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怎樣的后果,也不能預估將會發生怎樣的危險,這就使得他們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他們不管看到什么事情都敢嘗試,不管看到什么東西都想親自去觸碰,他們做一件事情并不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只是憑著本能去展開行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難免經常會闖禍,或者做錯一些事情,承擔嚴重的責任。如果這樣的責任是孩子本身所無力承擔的,那么父母就需要為孩子付出代價。在這樣的過程中,父母常常感到無奈,因為他們對于這個行走的“不定時炸彈”充滿了擔憂。那么,如何才能夠讓孩子明確自己的行為邊界,在做錯了事情之后,能夠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呢?這其實是有技巧的。
父母也會發現,如今的孩子很會推卸責任,哪怕他們做錯了事情,也不會當即想到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會當時就把各種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例如,有的孩子忘記了帶文具盒去學校,就會責怪媽媽沒有替他收拾書包;有的孩子忘記寫作業了,就會責怪爸爸沒有提醒他;有的孩子非常懶惰,遇到問題只想退縮,就會責怪父母不幫助他;還有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就說自己是因為粗心馬虎。總之,孩子能夠為自己的一切錯誤都找到原因和理由,對此爸爸媽媽感到非常無奈。
那么,孩子為什么總是這樣不負責任?而且即便在犯了錯誤之后,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屢教不改呢?究其原因,根源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因為父母代替孩子包辦了很多事情,也幫助孩子承擔了做錯事情的后果。這樣一來,孩子在做錯事情之后根本不會受到懲罰,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所以他們就會感到非常輕松。很多父母雖然嘴上說不給孩子擦屁股,但是當孩子真正犯錯誤的時候,父母忍不住沖上前線去代替孩子接受懲罰,這直接導致孩子犯的錯誤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很多孩子之所以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在同一個錯誤上摔兩次跟頭,就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禁忌。
明智的父母會意識到,讓孩子自己承擔做錯事情的后果很重要。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是會頻繁地犯錯誤。如果說犯錯誤就是孩子成長的方式之一,也是無可指責的,但是對于孩子犯錯誤,父母要有明確而且正確的態度,那就是讓孩子獨自承擔責任,不要對孩子的成長大包大攬。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父母言行處事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直接且重大的影響。孩子從一出生就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他們,有些父母本身也很喜歡推卸責任,他們很少進行自我反省,哪怕已經犯了錯誤,他們也只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這樣一來,孩子漸漸地就會形成與父母相似的性格,唯唯諾諾,不敢承擔責任,這可是父母導致的。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父母都不要為孩子承擔錯誤的后果,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切實感受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帶來了怎樣的后果,他們才會進行深刻的反思,避免下次再犯這樣的錯誤。
周末,潔潔在外面玩的時候,一不小心把皮球踢到了鄰居的窗戶上,把鄰居的窗戶玻璃砸碎了。潔潔撒腿就跑回家里,面色慌張。看到潔潔慌里慌張的樣子,媽媽問:“潔潔,你怎么了?”潔潔支吾了半天才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媽媽當即帶著潔潔去一樓的鄰居家里道歉,并且讓潔潔拿出壓歲錢賠償給一樓鄰居,讓一樓鄰居換新的玻璃。
看到潔潔登門道歉,一樓的鄰居并沒有說什么,反而拒絕了潔潔賠償的錢。這個時候,媽媽說:“請一定收下這筆錢,否則孩子會覺得自己犯了錯誤之后不需要負責。這個錢是孩子積攢的壓歲錢和零花錢,正是因為如此,她才能夠避免下次再犯這樣的錯誤。”聽了媽媽的話,鄰居由衷地對媽媽豎起了大拇指,說:“您這樣教育孩子,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因為踢皮球砸碎了鄰居的窗戶玻璃,潔潔付出了經濟代價,而且還和媽媽一起去鄰居家里登門道歉,這樣的經歷會讓潔潔對于錯誤印象深刻,尤其是在下次遇到同樣情況的時候,比如說又一次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球,那么她就會非常小心,盡量不把皮球踢到鄰居的窗戶上,這樣就起到了最好的教育效果。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還小,沒有辦法承擔責任,實際上這樣的思想完全是錯誤的。孩子盡管小,也是有一定能力的。父母雖然不能讓孩子承擔超出他們能力范圍的責任,但是對于孩子能力范圍以內的責任,父母應該盡量讓孩子承擔,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認識到自身要肩負著什么樣的責任,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才會考慮得更加周全。否則,如果孩子不管做錯了什么事情,都有父母為他們兜底,那么他們就不會用心地去思考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會引起怎樣的后果了,也因此而越來越變本加厲,肆無忌憚。
上一篇:讓圖書館成為你每周必去的休閑處所
下一篇:讓孩子獨立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