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較強的忍耐力,就無法獲得成功
巴菲特說:“成功的路上需要更多的是忍耐。”所謂的苦難、錯誤并不是白白經歷的,忍耐這些痛苦之后,它會讓我們的人生綻放出最美麗的成功之花,因為忍耐力是成功的砝碼。具有強勁忍耐力的人,他們從來不懼怕挫折和困難,他們甚至將挫折當作自己人格的試金石。如果沒有較強的忍耐力,就沒有勇氣,沒有拼搏精神。對此,巴菲特對孩子說:“只有保持強勁的忍耐力,一往無前,堅持不懈,才會在失敗中崛起,奏出人生的華章。”人們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往往會激發出巨大的潛能,但在迎難而上的同時,注定要經歷磨難之苦,這時若沒有較強的忍耐力,就無法獲得成功,因此,我們說,忍耐力是成功的砝碼。
1832年,林肯從哈佛大學畢業后,開始工作,可是不久卻失業了,這個打擊讓他很傷心,同時,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要成為議員。但是更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一年里的兩次打擊讓林肯痛不欲生。后來他又開始創辦企業,可是,不到一年的時間,企業也倒閉了,為了還債林肯在后來的17年里,歷經磨難。
后來,當林肯再次競選州議員時,他成功了,這次的成功讓他心里有了一絲希望,他看到了生活的轉機。
可是苦難仍然沒有過去,當林肯于1835年訂婚,他的未婚妻在結婚前幾個月的時候離開人世。這次將林肯打擊得太深了,他心力交瘁,躺在病床上數月,1836年,他被檢查出得了精神衰弱癥。
1838年,身體剛剛好轉的林肯開始競選州議會議長,但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競選美國國會議員,結果還是一樣:失敗。在一次次的失敗后,林肯仍然不放棄。
直到1846年,林肯終于成功競選上了國會議員,可是當兩年任期過后,他滿懷期望地申請連任時,卻又失敗了,當他退而求次地想擔任地方官員時,也被拒絕了,一直到1856年,林肯又申請競選國會議員,又失敗了,他又競選美國副總統,可是結果還是失敗。
所幸的是,林肯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心想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所以他在一次次的失敗后,沒有放棄,終于在1860年,林肯如愿地當選了美國總統。
亞伯拉罕·林肯在競選參議員失敗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確實,一次失敗并不會讓你一無所有,相反,內心的忍耐力會讓你得到寶貴的經驗去開始下一次嘗試。
一個人如果不通過不斷的磨礪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就會讓自己私欲、情欲膨脹,自己的意志也變得軟弱。一個人若是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那就必須不斷地磨礪自己,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凡成大事者,必須忍受得住困難的打磨,經得起失敗的打擊,成功需要風風雨雨的洗禮,一個有追求、有抱負的人,總是視挫折為動力,有一句話說得好:“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所以說,忍耐力對于天才是一塊成功的跳板,對強者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而對于弱者,就是使之堅強的臂力器。
1.忍耐力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成功的人生往往是從卓越的目標開始的,但卓越目標的背后肯定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路。如果想要通過這樣一條路,就必須經受得住荊棘的刺痛和坎坷的摔打,而要經受住這一切,就需要較強的忍耐力,這樣追求成功的意志才會堅強起來。忍耐力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擁有了這筆財富,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么曲折可以把人擊倒。
2.在忍耐中保持樂觀
曾有人說:“成功的人生是痛苦與失敗的交織,是磨難與順利的交替。”命運賜給我們機遇和幸福,同時也給我們缺憾和困難,如果我們缺乏應有的忍耐力,在痛苦與困難面前低了頭,那我們也將失去機遇和幸福。因此,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不要畏縮自卑,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用堅強的意志和剛毅的態度對待磨難,用豁達的心態來對待生活,這樣我們就會多一點希望,收獲多一些幸福。
上一篇: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下一篇:沒有較強的意志力,就無法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