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待攻·以守為攻·溫紹原備戰守六合
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攻克武昌,揮師沿長江東下,勢如破竹。六合縣偏安長江北岸,為南北要沖之地。清知縣溫紹原為了抵御太平軍進攻,決計增強實力,以便能守能攻。于是他積極備戰,強令當地居民將糧食集中,藏入堡壘中,修繕城墻,準備各種守城器具;又在縣城四周鄉村辦團練,征募健壯男子進行訓練,以與城內守軍里應外合。咸豐三年(1853)春,太平軍攻克江寧,沿長江東下,先是小股游擊進入六合縣境,遭遇清軍襲擊。不久,大軍壓境,擊潰清守軍,清軍退守南關。天黑時分,太平軍鳴金收兵,安營扎寨,一片忙碌。溫紹原趁太平軍毫無防備之時,偷襲太平軍,繼而增加兵力,嚴密防守要塞,并沿城墻外圍挖掘品字形土坑,埋好地雷,派守備秦淮陽、千總夏定邦等人游擊作戰。太平軍屢屢遭遇偷襲,終不愿死逼。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屯兵九洑洲,伐木削竹趕制大筏,大筏上放置炮臺,在戰艦掩護下順流而下。來到八卦洲一帶,溫紹原趁天黑縱火,太平軍大筏幾乎被焚燒殆盡。溫紹原又與總兵武慶、仁浦知縣曾勉禮分路進攻九洑洲,逢天有大霧,迷朦難辨,清軍架浮橋襲擊太平軍營地,占領了九洑洲。后數度出兵支援清軍。溫紹原以孤城為屏障,進攻退守,以寡敵眾,堅守彈丸之地。(《清史稿·溫紹原傳》)
上一篇:棋走險著·澠池之會
下一篇:將計就計·將錯就錯·照章辦理,無忌詭計勝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