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秀的仁德一生
唐朝有個人叫元德秀,字紫芝,他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靠著母親辛辛苦苦地把他撫養長大。元德秀從小就非常孝順,長大后中了進士,但想到母親年紀大了,便不忍心離去,于是就親自背著母親,一同遠赴京城。
后來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在墓前建了一座簡陋的草屋,為母親守孝三年。在追思慈恩的日日夜夜,他的內心異常哀傷,老舊的木桌上,三餐都是粗茶淡飯;破舊的草屋里連一個可以靠著的墊子都沒有。
不幸的是,哥哥嫂嫂后來也都相繼過世了,留下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才只有一周歲,白天黑夜哀哀地哭。元德秀抱著這個無助的小生命,想起親人往日的音容笑貌和對自己的種種關懷,忍不住日日夜夜地哀傷哭泣。可是,家里太窮困了,小生命這么稚嫩弱小,自己一個男人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孩子又累又餓,哭聲開始日漸微弱。元德秀抱起這個家族的命脈,讓孩子的小嘴含住自己的乳頭,給他唱著兒歌,像親生父親一樣安慰他。想不到幾天之后,奇跡出現了,元德秀身上竟然汩汩地流出了乳汁,孩子盡情地吮吸著豐沛的奶水,安安穩穩地睡著了。
就這樣,元德秀哺育著哥哥的孩子,一直到小生命自己能夠進食,乳汁才停止了流淌。哥哥的血脈,就如同元德秀自己生命的延續一般,他將畢生對母親至心的孝敬、對兄長至愛的恭敬,都傾注在對這個孩子的無限關愛與嚴格的教育上。
天寶年間,元德秀當上了魯山令,他淡泊名利卻又名滿天下,普天之下的人們都很敬重他的德行。有一次,唐玄宗來到東都的五鳳樓下,下令讓三百里之內的地方官進獻歌舞表演。當時傳言皇上將根據演出精彩與否來決定賞罰,于是大家都爭相要討好皇上。河內的太守派出了好幾百人的強大陣容,全都身穿華貴的錦繡綢緞,戴上金銀珠寶,為唐玄宗載歌載舞,氣勢很盛大。
想不到,元德秀的演出一開場,只走出幾十位衣著簡樸的樂工,聯袂唱起了《于蒍于》。這是元德秀自己創作的歌曲,表現出賢者高邁卓絕的志向。唐玄宗聽了之后,內心很震驚,感嘆地說:“這正是賢者的心聲啊!相比之下,河內進獻的歌舞,這樣地窮奢極欲,河內的百姓怎能免于生靈涂炭啊!”于是就罷黜了河內太守的官。
元德秀做官期間,所賺取的俸祿都拿去資助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孩子,等到他任期滿了之后,兩袖清風,財產只有一塊粗糙的縑布。他駕著一輛搖搖晃晃的破柴車,悠然地離去。
從此,元德秀定居在山明水秀的陸渾山水之間,讀書教學、彈琴作文。他的家里沒有仆人,家門不用鑰匙,就連防護的土墻都沒有。每天看青山臥白云,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樣地快樂。名臣房琯每每見到元德秀,就嘆息地說道:“一見紫芝的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天寶十三載,元德秀去世了,留下了簡陋的屋舍和門人弟子追思綿長的盛德。他的族弟元結白天黑夜地號啕大哭,哀思難以平復。有人勸他說:“你哭得過于哀痛,在禮上不是過了度了嗎?”
元結說:“你只知道禮數太過,而不知真情之至啊。先生在時,六十多年來,未曾近女色,未曾用過錦繡綢緞;舉凡人心所喜愛、沉迷的嗜好,他不曾有過,身上沒穿過完整的布料,生平沒吃過五味的珍饈;過世時家里只有枕頭、鞋子和舀水的瓢一類東西。他留下了幾片破磚破瓦而離去,一生未嘗有十畝之地、十尺之屋和十歲的侍者。我哀傷他的離去,警誡那些奢侈貪婪的荒淫之徒啊!”
縱觀元德秀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眉宇氣質,可以讓當朝的權臣忘卻名利;一個人的至誠感通,能讓孤弱的嬰孩得以保全;一個人的孝思,能背上母親,遠赴京城。這卓絕的盛德,不僅是感動天子的賢者的音樂,更是撼動世人的錚錚的良知。
上一篇:以德報怨
下一篇:兄弟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