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丹鳳縣·武關》陜西名勝簡介
在丹鳳縣武關鄉武關山,武關河北岸。武關古名少習關,據《杜預注》記:“少習,商縣武關也。”丹鳳未立縣制前,此地為商縣管轄,故有商縣武關之說。至秦代改名武關,以秦國尚武改習文以武。
東漢泰山太守、學者應劭曰:“武關,秦南關也,通南陽郡。”秦為關中虎狼之國,所謂關中,指南有武關,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北有蕭關。京相璠曰:“武關,楚通上洛(今商州)厄道也。”據《唐書·地理志》記載:商洛縣(縣制今廢,為丹鳳縣之商鎮)有武關。據《商州志》記載:武關在州東武關山下,當官過設關,北接高山,南臨絕澗,去河南內鄉縣170里。明洪武中以兵守之,后設巡檢司,今廢。
武關,四山環抱,北依武關山,西有吊橋嶺,南臨武關河,僅有東西兩個出口,易守難攻,古稱三秦要塞,為兵家必爭之地。據《戰國策》載,蘇秦說楚威王曰:“秦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則鄢郢(楚國都城)動矣。”由此可知武關之重要性。周赧王姬延十六年(秦昭王八年,楚懷王三十年,前299年),昭王誘懷王在武關會盟,懷王到此被監禁終身,成為歷史笑話。秦嬴胡亥三年(前207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劉邦就是從武關入關中至咸陽而滅秦的。新莽地皇四年(劉玄更始元年,23年),綠林起義軍領袖申屠建領兵攻入武關而占領長安。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自長安撤出,也是經武關而轉戰河南的。明末闖王李自成屯兵商洛山中時,反復進出過武關。
武關,關城為明代遺留,城垣略呈方形,城墻以板夯土所筑,周圍3里,設東西兩門,門以磚石包砌券洞式,西門額鐫刻“三秦要塞”四字;東門外額鐫刻“武關”二字,內額鐫刻“古少習關”四字。歷代多少文人學士,歷經武關,留下題詠甚多,今列舉幾則,以獻給讀者。
唐代王啟《武關賦》曰:《武關》古詩句出處:
路入商山,中橫武關,呀重門于固護,屹峭壁以孱顏。昔在危時,屯千夫而莫守;今當圣日,置一卒而常閑。觀乎地勢爭雄,山形互對,西連蜀漢之險,北接崤函之塞。世亂則扼險區宇,時清則通流內外。當其六國連謀,關防自修,則斯地也,云屯貔武,雪耀矛戈。張儀出以行詐,懷王入而竟留。縱下客之雞鳴,將開莫可;任公孫之白馬,欲度無由。
唐代杜牧《題武關》詩曰:《武關》古詩句出處:
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墻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戎旗長卷夕陽中。
唐代李涉《再宿武關》詩云:《武關》古詩句出處:
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入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唐代岑參《戲題武關》詩云:《武關》古詩句出處:
來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
羞見城關吏,還從舊路歸。
注:26歲的岑參從故鄉南陽,過武關,赴長安,趕考不第,返回又經武關而戲題此詩。
唐代元稹《西歸絕句》詩曰:《武關》古詩句出處: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宋代寇準《秋日武關途中》詩曰:《武關》古詩句出處:
行塵漠漠起西風,來往征軒似轉蓬。
駐馬幾多愁思苦,亂蟬衰柳武關中。
清譚嗣同《武關》詩曰:《武關》古詩句出處:
橫空絕磴曉青蒼,楚水秦山古戰場。
我亦湘中舊詞客,忍聽父老說懷王。
武關,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寶雞·岐山縣·武侯祠》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畢原漢九陵》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