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岐山縣·西周遺址》陜西名勝簡介
在岐山縣京當鄉鳳雛村西南。這里為周原的一部分,有3180余年前西周宗廟宮殿遺址。
回溯周人始祖后稷,先居于邰(在武功縣),傳到公劉,遷于豳(邠縣一帶),到九代的古公亶父,遷至周原(今岐山、扶風部分地區),這里的宮殿遺址,就是這個時期所建,基址南北86米,東西32.6米,面積2800余平方米。全部房基為高1.3米的夯土臺基,坐北向南,以門道,大殿和過廊為軸線,東西兩邊配置門房、廂房,左右對稱,布局整齊,立柱井然有序,結構謹嚴。按平面布局,由南而北為:前院、影壁、門道、東西門房各三間,中院(內有三個大臺階通向前殿堂)、大殿,大殿六間,有回廊,大殿北墻有兩個后門。有過廊,過廊兩側有一個8米見方的小院,過廊北為東西排列的后室5間,左側為東西廂房各9間,并有走廊。整座房基建筑,是由若干單體建筑組合而成的群體建筑,形成空間封閉,猶如北方四合院一樣。
這座房屋建筑技術水平高超,木柱石礎,土坯和瓦并用。該處現發掘出珍貴文物1800多件,除在西廂二號房的一個窖藏中發現1700片的西周甲骨文外,還出土西周的瓷罍、瓷豆、金箔和各種雕刻精美的玉石器,相當富麗堂皇。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西廂房北部和西小院的底部,筑有地下洞室,上部有四個口作為洞室的出入口。
這座遺址在西周考古史上是一重要發現,對研究西周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發展水平,以及當時生產發展水平、物質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證據,尤其是對于研究西周的禮制和我國建筑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屬周原遺址之一部分。
西周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漢中·褒谷和褒斜棧道》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碑林區·西安事變紀念館》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