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定邊縣·花馬池》陜西名勝簡介
在定邊縣鹽場堡鄉。花馬池,又稱大池,其名稱由來已久,遠在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1515年),就以此池之鹽換少數民族之馬,其馬是花馬,故名此鹽池曰花馬池。
花馬池是一個經濟價值極高的鹽池,池面遼闊,達300萬平方米,《定邊縣志》載:花馬池,南北約2里許,東西約6里許,周圍約計16里。每年二、三月間開撈起,至八、九月止,約計產鹽800萬斤上下。
1939年秋,八路軍359旅第4支隊2000多名官兵進行生產自給,在此撈鹽,除在大池中積極打撈鹽粒外,還在這里新筑鹽田800多塊,在1943年產鹽9378萬斤,刷新前代的歷史紀錄,粉碎了反動派的經濟封鎖,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并對爾后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于當地人的生活也起了良好的作用。建國后,花馬池獲得科學改造,并保護了當年王震旅長舊居和官兵所住土窯洞,花馬池成為定邊的重要經濟區和名勝風景區。當地民諺云:“三邊好,有三寶,白鹽、皮毛、甜甘草。”古人云:“岸積千山雪,池生萬斛珠。”
“花馬名池”為定邊八景之一。
上一篇:《延安·花木蘭陵園》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藍田縣·蕓閣書院》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