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北京·皇家苑囿帝王氣象
中國的園林是皇家苑囿出現在先,私家園林出現于后。早在《詩·大雅·靈臺》中就有對皇家苑囿的描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于牣魚躍。虡業維樅,賁鼓維鏞。於論鼓鐘,於樂辟雍。……”靈臺是如山岳般高大的筑土建筑。這種建筑反映著中華民族祖先對自然崇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山岳的崇拜。除了靈臺,還有靈沼。靈沼是有神性的,班固《西都賦》說:“神池,靈沼,往往而在。”靈臺、靈沼應是較早的皇家園林。中國的苑囿園林以建筑、山水、花木組合成綜合的藝術品。它富有詩情和畫意,花影、樹影、云影、水影、風聲、水聲、鳥語、花香,構成有形無形的景,形成有韻無韻的曲。中國的園林多有墻垣,形成封閉狀態,以有限的面積,造出無限的空間,用概括、提煉的手段,勾勒出幅幅畫面,留給人遼遠的遐思。所以,它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它空靈,使人恍若置身于歷史的某個匯聚點,咫尺千里,余味無窮。
從黃帝之囿到頤和園
《莊子·天地篇》云:“黃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邱?!薄渡胶=洝の鞔稳洝份d:“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邱,是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在古人眼中,昆侖山上有一座華美的宮殿,這是黃帝下方的帝都,由名叫陸吾的天神管理著這神苑里的寶物儲藏諸事?;苯?,即黃帝的懸圃,又名“平圃”或“元圃”,這是黃帝在下方最大的花園。因它位置很高,似懸于半天云中,故名懸圃。懸圃下面還有一條纖塵不染、冷冽清澈的瑤水,瑤水通到昆侖山上的瑤池。
《說文》云:囿,苑有垣也。一曰禽獸有囿。圃,種菜曰圃。園,所以種果也。苑,所以養禽獸也。到了三代,苑囿就成了專用于狩獵的處所。據說周文王姬昌的囿,與民同利與民同樂,很受人民歡迎。秦漢以后,園林苑囿即為皇家所專有,并興建樓館,藻飾華麗?!妒酚洝?、《漢書》、《文選》載,秦漢宮苑眾多,至漢武帝劉徹時極盛,更有建上林苑之舉。西漢長安城面積是36平方公里,而城內宮苑面積竟是明清紫禁城面積(約0.7平方公里)的二十余倍。上林苑規模十分宏大,且開疊山之先河。班固《西都賦》說:“其宮室也,體象于天地,經緯乎陰陽,據坤靈之正位,仿太紫之圓方?!逼浜?,魏文帝曹丕有芳林苑,隋煬帝楊廣造西苑,北宋徽宗營建“艮岳”。宋室南徙,還在臨安(今杭州)建有玉津、聚景、集芳諸園。足見中國的封建帝王所到之處,無不營建以娛人為原則的皇家苑囿。
元世祖忽必烈以北京為都城,在遼金瓊華島基礎上營建了萬歲山太液池。明清以降的帝王更是極盡奢華,大興土木,致使皇家園林滿京城。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后,在北京大規模興建皇家園林,至乾隆時達到高峰。除踵前朝遺規外,城內修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稱西苑,又修景山五亭。
城郊辟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甕山清漪園(后改建為萬壽山頤和園),還有暢春園、圓明園。
圓明園集中西建筑藝術之精華,號稱“萬園之園”,卻在咸豐十年(1860)十月被英法聯軍大肆劫掠后焚毀,其他四園也毀于一炬。光緒十四年(1888)慈禧挪用海軍經費白銀三萬兩,在清漪園廢墟上重建頤和園,直到光緒二十一年工程才基本結束。
除上述諸園外,還有三貝子花園、西苑等。三貝子花園即現西直門外的北京動物園?!柏愖印比Q“固山貝子”,親王、郡王之子有的被封作“貝勒”,貝勒之子得封為“貝子”。這個地方本是高粱河南岸的園林,其東是樂善園舊址,再東是高粱橋,河北岸有倚虹堂船塢,是當年慈禧由水路去頤和園時,下御輦、登御舟的地方。光緒后期三貝子花園成為公產,那拉氏撥“胭脂銀”250萬兩,修建為御園。清光緒末年推行新政時,此園改為萬牲園:光緒三十二年,五大臣載澤、端方等出洋考察時買了些野獸回來,蓋了些獸房,以博慈禧一笑。光緒三十四年將此園賣票開放,成為北京最早的公園。明萬歷年間,北京西苑也有個動物園,豢養著珍禽異獸供皇帝賞玩。據說有一天萬歷皇帝夜夢園中老虎咬傷了他的腳,便下令將老虎餓死籠中,最后,百獸之王終于被人間帝王活活餓死。北京昌平縣東三十公里有小湯山溫泉(一為沸泉,一為溫泉),是療病的好去處,明中葉這里也成了皇家禁苑。武宗朱厚照曾為之題詩:“滄海隆冬也異常,小池何自暖如湯。溶溶一派流古今,不為人間洗冷湯。”清康熙年間又在此建湯泉行宮,鑿方池,深廣各3米,乾隆時擴建,后遭八國聯軍破壞而漸荒廢。今永定門外南10公里處,有一地名南苑鎮,為原清皇家神機營駐地。南苑曾是皇家苑囿?!跺吩R略》載:“南苑在都城南二十里永定門外,元為飛放泊。明永樂時,增廣其地,周垣為百二十里,我朝因之,設海戶一千六百人,各給地二十四畝,春蒐冬狩,以時講武?!蹦显芬蛴蓝ê庸实烙绊?,形成了不少湖泊(水泡子),水草豐盛、人煙稀少,有各種飛禽走獸棲息其間。因此,元、明、清三代帝王都將這些地區劃為皇家禁苑。元代因這里離都城很近,故名“下馬飛放泊”,明代為與積水潭區別,稱南海子,元代建筑現有晾鷹臺,明代修筑圍墻,成為皇家馴養禽獸的苑囿,清代更是著名的皇家狩獵處。
郊園之外還有宅園。紫禁城內乾隆花園就是一座皇家花園。它在故宮外東路寧壽宮西側,與太上皇宮寧壽宮同時興建,占地近6000平方米,樓堂亭閣錯落有致,意境清幽諧適。故宮內廷坤寧宮北,還有一座御花園,原名宮后苑,明永樂年間建,面積有11000多平方米。是一個以建筑為主體的清幽秀麗的宮廷式花園。玉淵潭公園東的釣魚臺國賓館,原來也是京西一處歷史悠久的皇家園林。《日下舊聞考》說:“釣魚臺在三里河西北三里許,乃大金時舊跡也,臺下有泉涌出匯為池,其水至冬不竭?!彼怯勺匀恍纬傻乃姘l展起來的風景區,環境幽雅,景色秀麗。傳說金章宗完顏璟曾在此釣魚,由是人稱金章宗釣魚古臺;又傳金代文人王郁曾隱居于此“筑臺垂釣”。乾隆年間,在此大興土木修建行宮,建有釣魚臺臺基、望海樓、養源齋、瀟碧軒、澄漪亭等主體建筑,乾隆還親筆題寫“釣魚臺”、“養源齋”等字。清代帝后去西陵、天壇等路過時都要在這里休息用膳。清末宣統帝溥儀曾將此園賜與他的老師陳寶琛,傅作義在北京時亦長期以此園為消夏別墅。
海子知多少
北京城內“三?!?,也是著名的皇家禁苑。
北京古稱苦海幽州,從北京的地名看,當初確有許多稱為海子的地方。所謂海子是滿族人對湖泊的稱呼。北京的地勢大體是西北高,東南低。原來的外城在元、明時期就是一片水鄉洼地,這從黑龍潭、大川淀、潘家河沿等地名就可窺見一斑?,F在的南北新華街是明、清中南海的泄水河道,為涼水河上游,在它附近有借涼水河野趣建造的私家園林梁家園、孫公園等。什剎海是古高粱河故道,金代名白蓮潭,元朝稱積水潭。潭水從皇城東墻外南下出南城墻,向東南至通州入白河,名曰通惠河,其繞皇城東墻外一段叫玉河。元朝時的積水潭與太液池(即今之北海、中海)是分流的。太液池水由玉泉山水系入高粱河西河下流,經河漕(今趙登禹路)導入,傳說名之為金水河。明朝時積水潭面積已逐漸縮小,通惠河作為京杭大運河最北段,已不能直達積水潭,積水潭之名便漸被什剎海所代替。清代什剎海又成了三段:從新街口至德勝橋一段叫積水潭,德勝橋至銀錠橋一段叫什剎海,銀錠橋以東稱蓮花泡子。積水潭一帶統稱后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統稱為前三海。清代時稱前三海為西海子,是有名的皇家禁苑。元代的下馬飛放泊是明代上林苑,清代稱南海子,是閱武畋狩的皇家苑囿。
關于什剎海還有一個沈萬三的傳說。燕王朱棣要修北京城,錢不夠,劉伯溫出主意叫他找沈萬三要錢。朱棣就派官兵去找沈萬三。可找到的沈萬三卻是個窮漢,官兵為交差,硬要沈萬三交出銀子,不交就打,最后打得沈萬三亂指亂點,沒想到他指點到什么地方,就從什么地方挖出銀子來。就這樣一挖挖了十窖,共48萬兩銀子,并留下了十個大坑,這十個大坑就成了后來的十窖海,北京人音轉,叫成了十剎海。據說當時燕王仍不滿足,還逼打沈萬三,打到虹橋西邊,沈萬三昏倒在地,官兵又在這里挖出九缸金子和十八窖銀子來。這個地方于是就喚作了金銀池,叫來叫去,后來成了金魚池。
去西郊之路上有一處叫“海淀”,咸豐時八旗詩人來秀有一首《望江南》詠道:“都門好,海甸泛輕舟,扶醉客游春柳岸,浣衣人得夕陽橋,一朵妙峰遙?!痹瓉?,海淀是水所聚處,種蓮、種菱,并可泛舟,現在海淀周遭一些湖水也當是當年的余緒。
上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中南?!せ始医返酆筮z事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三蘇故里·眉山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