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北京·從山頂洞到紫禁城
北京地處華北大平原盡頭、永定河造成的廣大沖積扇上。它的文化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從“北京人”揭開北京史的第一頁起,北京的文化史便開始了。我們可以在北京找到許多史前時代的痕跡,也可找到許多有文字記載的實據,特別是明清以降,它集封建國家都城建設之大成,成為全世界享有盛名的大帝都、匯聚全國文化又影響全國文化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它身上有舊石器文化的灰燼,也有青銅文化的綠苔;有農耕文化的恬靜,也有游牧文化的粗獷。正是這些獨特的歷史文化因素,造就了北京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和獨一無二的帝王氣象,煌煌赫赫,蒼蒼茫茫。
冰川擦痕 先民遺火
距今約二百五十萬年前,地球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運動,冰川夾帶著塊石在運動時相互摩擦或與冰川槽谷基巖摩擦,留下了許多釘子形的痕跡。在北京石景山區模式口永定河東側山坡上,就有大片集中的清晰擦痕,1954年經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鑒定為第四紀冰川擦痕。就在這一紀初期,人類祖先頑強地出現了。1929年12月,我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經古地磁法測定,可知它距今絕對年代不少于六十九萬年,其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這些人類先祖被稱作“北京人”或“中國北京猿人”、“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北京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石器和厚厚的灰燼。
北京人屬舊石器時代初期,他們采用原始的打制辦法,將質地堅硬的石料敲擊、碰擊形成刃口。他們制成了砍砸器、刮削器、尖狀挖掘器等工具。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遺留下幾層灰燼,其中一層最厚處達6米?;覡a中有許多燒過的獸骨、石塊和樸樹籽。最上一層灰燼分成兩大堆,這是北京人保存火種的證明?;鸬氖褂茫侨祟愇幕飞弦粋€偉大的發明,它使食物的范圍擴大,熟食又使人的大腦和體質更加發達,人類的生存變得較為容易了。
還是在周口店龍骨山,1933年發現過大約二萬年前的“山頂洞人”,1973年又發現距今約二十萬年前的“新洞人”,它們分屬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山頂洞人有磨制精致的骨針和磨光的鹿角,有鉆了孔的石珠、礫石、牙齒、海蚶殼、魚骨等。骨針的出現,標志著人類赤身露體時代的一去不返:人們已穿上了獸皮衣,并戴上了項鏈等裝飾品。而“鉆燧取火”的人工取火技術,較北京人保存火種無疑又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山頂洞人的體質特征與現代人更為接近,并已具有了相當發達的智力。
距今約一萬年時,北京先民已離開了巖洞,勞動生活在河谷臺地。1966年在門頭溝東胡林永定河谷岸邊的黃土臺地發現了東胡林人。其中有的少女遺骸脖子上有小螺殼串制的項鏈,腕部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鐲。1984年在平谷上宅和北埝頭發現的兩處文化遺址中,有大量陶器和磨制的石器,還有留存火種的深腹罐,里面積滿了木炭,據測定,這些遺物距今有六千至七千年歷史??梢姳本┑南让襁@時已由狩獵采集轉向農耕聚落定居,文明的大門為他們開啟了。
負山帶海 六朝古都
北京有著天然優越的地理位置,它西、北、東三面擁太行余脈燕山,北扼居庸,南襟華北平原,東控渤海灣,有南面而居之勢。南下平原、北上草原、東去關外,它都是樞紐要沖。后來燕國為阻遏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掠,依山傍水修筑了長城,使幽州古城又有了虎踞龍盤之勢。因而,北京不僅是一塊風水寶地,也是一個軍事要地?!俄樚旄尽吩疲骸把喹h滄海以為池,擁太行以為險,枕居庸而居中以制外,襟河濟而舉重以馭輕,東西貢道來萬國之朝宗,西北諸關壯九道之雉堞,萬年強御,百世治安?!?/p>
北京重要的戰略地位,歷來為統治者所重視。從而以其自然的規則與歷史的機緣,先后成為六朝都城。數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
古代傳說,作為華夏始祖的黃帝、炎帝和蚩尤等,曾在北京附近頻繁活動。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到涿鹿(涿鹿,有說在北京延慶縣,亦有說在河北涿鹿縣),后來炎帝聯合黃帝與九黎族在涿鹿大戰。蚩尤請風伯雨師作大風雨,黃帝請天女魃相助。后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統率以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的各族打敗炎帝族,黃帝族勢力進入了中部地區。關于黃、炎、蚩尤的神話傳說,實為歷史的折光,也是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的緣由。
在昌平發現的雪山文化遺址,其早期為原始社會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化時期,其晚期相當于中原地區商文化的遺址。這是北京青銅文化的初暉。
距今三千多年前,在現今北京城西南的原野上,竟然就已聳立著一座有相當規模的城池,這就是最遲不晚于西周初期的燕國都城。這座城東西長850米,南北寬約600米,呈長方形。地下殘存的墻基為版筑,城墻外有深2米多的護城壕溝。城分城區、居住區、墓葬區。墓葬中發掘出了陶器、青銅器、玉石器、瑪瑙器、骨角器、原始青瓷器,以及漆器、蚌器、貨貝等。有一個青銅禮器堇鼎,通高62厘米,口徑48厘米,重41.5公斤。造型渾厚凝重,紋飾古樸剛勁,內壁刻有銘文二十六字,記述了堇奉燕侯命見周太保,受太保賞賜事。這個如今叫琉璃河董家林的遺址表示著古燕地曾有過的一段非常輝煌的歷史。
漢武帝設十三刺史部,北京屬十三州之一的幽州。幽州刺史駐薊城。薊城大致在今宣武門到和平門一帶及廣安門內外。
唐天寶年間,幽州曾稱范陽,安祿山集兵五萬叛唐,以范陽為大都,自稱大燕皇帝。安死后,史思明自稱應天。
隋唐五代的幽州城大約有四百年歷史。我國北方契丹族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初期于遼水上游建起了遼政權,并占據了幽燕十六州。遼稱幽州為南京,又稱燕京,定為陪都,后改稱大都,并起建皇城。十二世紀初,東北女真族建金朝,與已腐朽的北宋政權聯合,兩面攻遼。宣和四年(1122),金軍攻下燕京,向北宋索要歲輸銀捐和稅錢后,將燕京移交北宋。北宋改稱燕山府,只三年,金滅遼后南下又占燕京。貞元元年(1153),金統治者海陵王下詔燒掉原都城上京,遷都燕京并改稱中都。1216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奪取了金中都。至元八年遷都燕京,并改稱大都。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元旦,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賀,大都從此成為元朝多民族國家的中心。此后明清兩代一直是國家首都。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北固山·京口第一山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紹興之旅·魯迅故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