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南京之旅·半山園·幽園伴山水青溪逢女神
中山門內(nèi)北青溪路附近,有一清同治年間所建的小亭名半山亭,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王安石晚年罷相后隱居的半山園即在此處。其時,這里處出城去鐘山之半途,故名半山園。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少時隨父定居江寧(今南京)。宋仁宗慶歷年間中進士,曾三任江寧府尹。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主張創(chuàng)立新法,改革舊政,以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因遭保守派反對,新法實施一再受阻。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熙寧九年再辭,變法歸于失敗。他便回到江寧,于鐘山西南麓修建幾間房舍,手植樹木,取名半山園,隱居下來。
半山園一帶,清靜幽雅,景色宜人。王安石在這里與山水為伴,與花草比鄰。他常騎驢出游,留下很多詠景懷古的佳作。如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幽園伴山水·青溪逢女神》古詩句出處: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前景后情,渾然一體,深沉悲痛,哀婉動人。相傳蘇東坡讀了此詞,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半山園還留下王安石與蘇東坡化政敵為文友的佳話。王安石與蘇東坡同為歐陽修的門生,古文運動的中堅,但因?qū)π路ǖ膽B(tài)度不同而嚴(yán)重對立。蘇東坡也一生坎坷,久謫在外。元豐七年(1084),蘇東坡奉詔離開謫居五年的黃州,取道江西、江寧北歸,于七月至江寧。是時王安石正隱居半山園。在好友王勝之等人的安排下,兩人終于在半山園相會盡釋前嫌。他們?nèi)杖粘鲇危^賞山水,品評文字,談佛論禪,在一起盤桓了一個多月。王安石贊蘇東坡:“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蘇東坡在《次荊公韻四絕》中的一首也寫道:“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蘇東坡離開應(yīng)天后,給王安石寫過兩封信。其一云:“某游門下久矣,然未嘗得如此行。朝夕聞所未聞,慰幸之極。已別經(jīng)宿,悵仰不可言。”信中盡見深情。
是年,王安石把半山園和附近田產(chǎn)改作僧寺,由神宗皇帝賜名“報寧禪寺”。1086年4月,王安石與世長辭,相傳墓就在半山園后面。
半山園附近,有一條發(fā)源于鐘山的小河,稱“九曲青溪”。六朝時,青溪一帶環(huán)境幽美,景色秀麗。相傳青溪有女神名小姑,她本為漢末秣陵尉蔣子文的三妹,蔣子文在作戰(zhàn)中受傷而亡,東吳孫權(quán)于鐘山為其立廟,小姑亦被祀為神。樂府《神弦歌·青溪小姑曲》曰:“開門白水,側(cè)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白水即青溪。據(jù)說劉宋時,會稽人趙文韶在溪畔遇小姑。吳均《續(xù)齊諧記》載:“會稽趙文韶,宋元嘉中為東扶侍,廨(xie謝,官署)在清溪中橋。秋夜步月,悵然思歸,乃倚門唱《鳥飛曲》。忽有青衣,年可十五六許,諧門曰:‘女郎聞歌聲,有悅?cè)苏撸鹪掠螒颍是蚕鄦枴!纳囟疾恢桑煅麜哼^。須臾,女郎至,年可十八九許,容色絕妙。謂文韶曰:‘聞君善歌,能為作一曲否?’文韶即以為歌‘草生盤石下’,聲甚清美。女郎顧青衣,取箜篌鼓之,泠泠似楚曲。又令侍婢歌《繁霜》,自脫金簪,扣箜篌和之。婢乃歌曰:‘歌繁霜,繁霜侵曉幕。伺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留連宴寢,將旦別去,以金簪遺文韶。文韶亦贈以銀碗及琉璃匕。明日,于青溪廟中得之,乃知得所見青溪神女也。”還有一首《青溪小姑歌》曰:“日暮風(fēng)吹,葉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秀美多情的小姑給月下花前的青溪更添神奇韻味。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蕪湖之旅·赭山·干將、莫邪鑄劍處
下一篇:清清滇黔韻·昆明之旅·武定獅子山·建文帝袈裟新?lián)Q袞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