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長沙之旅·岳麓山·南岳之足
“碧峰屏開,秀如琢玉”,岳麓山如一道秀麗的天然屏障,瀕臨湘江,橫亙于長沙西側。
岳麓山,又名麓山、靈麓峰,因為南岳之足,故以麓名。南北朝劉宋時徐靈期《南岳記》云:“南岳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盛宏之《荊州記》亦云:“麓山蓋衡山之足,又名靈麓峰,乃南岳七十二峰之數。”岳麓山雖為南岳尾峰,卻亦“高明廣大,具岳之體”:前有鳳凰山、玉屏山、大小天馬山;后有桃花嶺、綠峨嶺;南有金牛嶺;北有圭峰,如群峰簇擁祝融峰一般拱衛在它的身旁,故唐劉禹錫有“群峰朝拱如駿奔”之句。
在民間傳說中,岳麓山的來歷也和南岳有關。相傳圣祖來南岳傳道時,衡山還只是一座孤峰。為不負南岳美稱,乃向上天乞求賞賜其七十二個弟子每人一座山峰。得上天應允后,令眾弟子去四方云游布道,約定以成績最好者的傳經處為標志,確定各峰走向。結果是排行最小的云麓和尚功勞最大。他沿著湘江水流走,沿途做好事,在岳麓山這個地方,還與烏龜精展開了一場惡戰。那龜精不思苦修,卻化身道士以勾引生魂,凡喝他的“仙水”者皆一病不起。云麓至此,發現蹊蹺,極力阻止人們上當。龜精懷恨在心,唆使洞庭龍王的五個太子前往南岳圣祖前誣告云麓。云麓不怕龍子威脅,繼續與龜精斗法,終于發現了龜精道袍上六角形花紋中隱藏的解“仙水”之法——以“人心血”治之。云麓于是以銀針刺胸,取心血救人。龜精見法術已破,乃變著原形直撲云麓。危急之中,云麓將一腔熱血全部拋灑。灑到樹上,染紅了樹葉,這里于是有了遍地紅葉;灑在病人身上,病人馬上康復……他自己倒下了,倒下的地方漸漸升高為一座山。南岳圣祖決定南岳七十二峰沿云麓傳經之路擺開,云麓殉難處為第七十二峰,取名岳麓山,并將害人的龜精永遠壓在岳麓山下。同時,還將誣告云麓的五個龍子永遠留在南岳前面,這便有了“五龍朝圣”的景觀。
岳麓山風景優美,歷史悠久。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跡可覓,岳麓書院、麓山寺、愛晚亭、望湘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刻禹王碑等保留至今。自唐以來,駱賓王、杜甫、朱熹、米芾、袁枚等著名詩人學者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和吟頌麓山的詩文。它的懷抱中還長眠著黃興、蔡鍔等近代仁人志士。山區盛產“麓山紅橘”等,頗為著名。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黔北之旅·楊粲墓·南宋石雕藝術精品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個園·南秀北雄四時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