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用人如器·疑人致用,禍敗立至
晉會稽文孝王司馬道子與其世子司馬元顯,兩人俱為朝廷重臣,軍政大權操于一手,但道子縱酒無度,不理國事,元顯年少氣盛,驕奢剛愎。大將軍桓玄寫信給道子,諷刺他們父子浪得虛名,尸位素餐,如不激流勇退,就將大禍臨頭。那意思分明是讓他們將權力移交給他,否則就對他們不利。元顯非常害怕,他完全了解桓玄在這方面確是言出必行而且是百無禁忌的。張法順向他建議,趁桓玄剛到荊州(治今湖北江陵),立足未穩,火速發兵即可一舉將他消滅。劉牢之勇毅果敢,可為前鋒,世子率大軍繼進,絕對有勝無敗。法順去和牢之商量,牢之對這事顯得不定,法順回頭告訴元顯,說牢之很不可靠,如不及時殺掉他,肯定會為禍不淺。元顯不聽,發兵討伐桓玄,仍以牢之為前鋒。法順又向元顯獻策,讓牢之先誅殺桓謙兄弟,這樣既排除了桓玄的外援,又可以借此驗證牢之是否忠誠不貳;如果牢之不肯從命,就當機立斷除掉,決不能讓他有機會反戈一擊。元顯以臨陣不宜誅殺大將為由,予以拒絕。結果桓玄斷絕元顯的水路運輸,使其糧食日益匱乏,接著發兵進逼京城。元顯率軍與之對陣,士兵皆不戰而散。劉牢之果然降附桓玄,反攻元顯。元顯內外交困,被殺,其父道子不久也被桓玄毒死。(《晉書·簡文三子傳》)
上一篇:恩威并施·田齊威王扶正除邪以振齊國
下一篇:攻心為上·德信服人·皇太極禮下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