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武夷山之旅·宋慈墓·南宋法醫長眠處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陽童游人,是我國著名的法醫學家,也是世界法醫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名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比西方最早的法醫專著早三百五十多年。
宋慈為嘉定年進士,歷任縣主簿、知縣、通判、知州、提刑、廣東經略安撫使等職,但一生大部分時間擔任提點刑獄職,為官清正耿直、廉潔儉樸,“以民命為重”,體察民情,審案認真,被譽為“青天”。1239年,宋慈赴廣東任提點刑獄,發現官吏多不奉法,便審閱案卷,詢問隱情,限期清理。遇疑難案件,必追根究底,有官吏貪贓枉法,毫不留情,一概給予嚴懲。為查清案情,他常不辭勞苦,親蒞現場,“不避穢臭”,“躬親尸首地頭”、“細查審視”,聽訟清明,決事果斷,僅在八個月時間里,就辦清了二百多個積案、疑案,使一百多個無辜受害者得以伸冤。
在長期辦案的過程中,宋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又不恥下問,虛心向獄臣、獄吏求教,終于寫成了《洗冤集錄》。全書五卷,五十三個目,包括了初檢、復檢、驗尸、驗骨、毆死、殺傷、自縊、溺水、服毒、辟穢方、急救方等內容,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傷科、骨科及生理、病理、藥理、診治、急救、解剖等方面,闡述系統精辟,富有卓見,與現代法醫檢驗原理亦多相符。《洗冤集錄》曾先后被譯成朝鮮、日、法、荷、英等許多國家的文字,宋慈被原蘇聯學者稱為“世界偉大的法醫學奠基人”。
1249年,宋慈于廣東提刑任上病逝,次年安葬于建陽崇雒鄉昌茂村。墓湮沒多年,直到1953年才被發現,并得到了應有的保護和修葺。
上一篇:離離原上草·陰山之旅·紅山文化遺址·華夏文明的又一源頭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海南之旅·東郊·南島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