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敵制變,以長擊短》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劉備率領大軍來攻西邊的國界,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領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抵御。
劉備從巫峽、建平連營到夷陵縣界,建立了幾十個營寨,用金錢、織棉、封爵和各種賞賜誘動這一帶的蠻夷,任用將軍馮習做主將,張南作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將,先派吳班帶領幾千人在平地立營,想以此挑動吳軍出戰。東吳眾將都主張進攻,陸遜說: “這當中必定有詐,且看看再說。”
劉備知道他的計策行不通,便帶了八千伏軍,從山谷中出來。陸遜說:“我之所以不讓各位進攻吳班,是因為揣測他定有詭詐。”
陸遜上疏說:“夷陵是個要害之地,是國家的大門,雖說容易取得,但也容易失掉。失掉了不但損失一個郡的地方,而且整個荊州都值得憂慮。現在我們爭奪此地,一定要保證成功。劉備干犯天理,不守老巢,卻敢自己來送死。臣雖然不才,但仰仗您的神威,以順討逆,打敗敵人,就在近日。考察劉備前后用兵的情況,敗多勝少,由此推論,不足為憂。臣起初擔心他水陸并進,現他卻放棄水軍,只用步卒,處處結營,看他的布置,必定沒有其他變故。謹望您高枕無憂,不必掛念。”
眾將領都說:“進攻劉備應在當初,如今竟讓他深入五六百里,雙方相持達七八個月,他的各處險要都已牢固把守,現在攻擊他必定沒有好處了。”陸遜說:“劉備是個狡猾的敵人,經歷的事情多,他的軍隊剛剛集結時,思慮專精,是不可干犯的。如今駐扎已久,沒撈到我們的好處,戰士疲勞,心情沮喪,無計可施,夾擊此敵,正在今日。”于是先攻一個軍營,沒有得勝。眾將領都說: “白拿士兵去送死罷了。”陸遜說:“我已知道擊破他們的方法。”便命令部下各持一把茅草,用火攻拔取蜀營。一待這種陣勢形成,就率領所有各軍同時進攻,斬張南、馮習和胡王沙摩柯等人首級,攻破蜀軍四十幾座營寨。劉備部將杜路、劉寧等走投無路,請求投降。劉備登上馬鞍山,布置軍隊環衛自己。陸遜督促諸軍四面逼攻,蜀軍土崩瓦解,死者上萬。劉備乘夜逃跑,驛站的人員將潰兵丟下的鐃、鎧甲擔到隘口焚燒,以阻擋吳國的追兵,劉備才得以逃入白帝城。蜀軍的舟船器械,水、步兵的軍需物資,一下子幾乎全部損失,尸骸漂流而下,塞滿了江面。劉備非常羞愧憤恨,說: “我竟被陸遜挫敗、侮辱,難道不是天意嗎?”
上一篇:《王國相繼敗亡》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借冕播譽,附驥而行》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