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廟·西岳廟
西岳廟被稱為“天下第一廟”,位于陜西省華陰縣城東1.5公里的岳廟鎮,南距華山7公里。西岳廟供奉西岳大帝華山神,建筑宏偉,古柏參天,四周圍墻環繞。原廟系漢武帝時所建,名集靈宮,初址在華山以東的黃神峪。東漢桓帝時遷此,改稱西岳廟。曾被稱為“西岳華山廟”、“金天王神祠”、“華岳廟”,俗稱下廟。幾經演變,明代始稱“西岳廟”,沿用至今。歷代屢毀屢建,現存建筑多為明建清修。
西岳廟坐北朝南,廟門正對華山。廟占地面積約119880平方米,為五岳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廟宇,故有“五岳第一廟”之稱。建筑形式為外城內廓、中軸對稱,其規格為僅次于皇宮壇廟的二級祭祀建筑。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整個建筑呈現前低后高的格局。
西岳廟總體建筑分為六個空間。第一個空間為五鳳樓前即入口部分,主要建筑有木牌樓、琉璃照壁、灝靈門、石欄桿圍成的棋盤街、石獅子、鐵旗桿等。
第二個空間為五鳳樓后面的院落,各代名碑曾林立左右,篆、隸、草、行琳瑯滿目,被譽為陜西的小碑林。如今僅余唐玄宗的御制華山銘殘字碑。
第三個空間即欞星門到金城門之間的院落,主要建筑有欞星門、明代“天威咫尺”石牌樓以及金城門等。欞星門共七間,主體三間,為高大的木結構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樓,半拱部分昂出九條雕刻精致的龍頭,人稱“九龍口”?!疤焱氤摺笔茦菫槊魅f歷年(公元1573年—1620年)所建,結構為四柱三開間五樓,是廟里石牌坊中最大的一座。牌樓全為石質,由石梁、石柱、石枋等組成。牌樓共分三層,層層收進。最上為雄獅托寶瓶。在每個頂的檐角,均雕有仙人團座。牌樓正面最上層檐下,雙龍環抱,上書“敕建”二字。正中上下兩面分別嵌有“尊嚴峻極”、“天威咫尺”石匾,相傳為明奸相嚴嵩所書。龍門枋正面有“八仙慶壽”圖,背面為“帝后宮廷行樂圖”。牌樓立柱的前后面刻有楹聯。牌樓上運用圓雕、浮雕、線雕、透雕等各種技法雕有“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雙鳳朝陽”、“鶴戲圖”、“鯉魚跳龍門”等圖案。金城門為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木結構建筑,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高11.76米。金城門北有金水橋,為明代所筑。
第四個空間主要建筑是灝靈殿。灝靈殿為此廟正殿,是由六十八大柱、九大梁、十大檁、琉璃瓦檐歇山頂組成的宏大建筑。面寬七間,進深五間,四周回廊環繞。
第五個空間的主要建筑是御書房,為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木結構閣樓建筑,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周有回廊。此書房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80年)建造,內置乾隆御書“岳蓮靈澍”橫臥碑。
第六個空間的主要建筑有萬壽閣、游岳坊、望河樓等。萬壽閣在廟的最后方,是廟的制高點,為明神宗萬歷年間所建。閣分三層,緣梯登樓頂可遙望黃河,故又稱望河樓。閣左右兩側,曾各有藏經樓一幢。游岳坊在萬壽閣后,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建筑,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系乾隆四十年華陰縣令陸維垣所建。曾有明太祖朱元璋“夢游西岳文碑”一通。
上一篇:祖宗廟·蚩尤廟
下一篇:名人廟·鄭和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