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景祁《齊天樂》詠[臺灣]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張景祁
客來新述瀛洲勝①,龍荒頓聞開府②。畫鼓春城,瑰燈夜市③,娛隊蠻鞾紅舞④。莎茵繡土⑤。更車走奇肱⑥,馬徠瑤圃⑦。莫訝瓊仙⑧,眼看桑海但朝暮⑨。天涯舊游試數(shù)。綠蕪環(huán)廢壘,啼鵙凄苦⑩。絕島螺盤⑾,雄關豹守,此是神州庭戶⑿!驚濤萬古。愿洗凈兵戈,卷殘樓櫓。夢踏云峰,曙霞天半吐。
【題解】
此詞為臺灣清光緒十一年(1885)正式設行省之后作,寫臺灣地理形勝、風俗文物,同時對其前途寄予希望。詞前原有小引:“臺灣自設行省,撫藩駐臺北郡城,華夷輻湊,規(guī)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賦詞紀盛。”行省, “代行中書省”的簡稱,為清代地方最高行政區(qū)劃。撫藩,又稱撫院,清制,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行。華夷輻湊,謂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人聚集在一起。洵,誠然。
【作者】
張景祁,原名左鉞,字孝威,號韻梅、新衡主人,清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曾官知縣,晚年游臺灣。詩文著名當時,有《揅雅堂詩文集》。
【注釋】
①瀛洲: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這里代指臺灣島。②此句言在臺灣建行省事。龍荒,原泛指西北部荒漠之處,龍,指古代匈奴祭天處“龍城”。此借之形容未受中央政府管轄的臺灣島。開府,開建府署,設置官。③瑰燈:華美的燈彩。④蠻鞾:亦作“蠻靴”,舞鞋。唐舒元輿《贈李翱》詩: “湘江舞罷忽成悲,便脫蠻鞾出絳帷。”⑤莎茵:莎草結成的綠茵。⑥奇肱:本為神話傳說中的國名。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郭璞注:“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內(nèi)遠行。”清趙翼《登望海樓》詩:“方壺員嶠仙往來,奇肱飛車不沾浪。”⑦徠:同“來”。瑤圃:謂產(chǎn)玉的園圃,傳說中的仙境。語本《楚辭·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⑧瓊仙:猶“玉仙”。⑨桑海: “滄海桑田”的略語,喻變化極大。⑩鵙:鳥名,即“伯勞”。 《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七月鳴鵙,八月載績。”《毛傳》:“鵙,伯勞也。”《玉臺新詠·古詩〈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后借指離別的親友。⑾螺盤:如螺置于盤中,喻臺灣。⑿神州:中國的別稱。庭戶:門戶。
上一篇:(清)吳德功《登定軍山》詠臺灣八卦山詩詞
下一篇:(清)黃叔璥《詠水沙連三首錄一》詠臺灣日月潭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