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南龍僉事致仕回桂林
桂林古名郡(1),風俗殊不薄(2)。
人才接武興(3),彬彬多卓犖(4)。
洪武壬申冬(5),我忝持教鐸(6)。
君在諸生中,有如鷄羣鶴(7)。
不惟工詞藻(8),素履更端恪(9)。
一朝試棘闈(10),丹桂喜高擢(11)。
猶珠方離淵,如玉纔出璞。
文采光煒然(12),萬目爭駭愕(13)。
春闈不得志(14),鼓篋游太學(15)。
蜚英六舘中(16),才識愈弘博(17)。
發軔爲府推(18),能聲己昭灼(19)。
及爲繡衣使(20),風采動臺閣(21)。
亦常按屬郡(22),霜威撼山岳(23)。
亷名徹宸聰(24),陟官承寵渥(25)。
初僉浙江憲(26),到處詢民瘼(27)。
繩糾在愆繆(28),激揚別清濁(29)。
調官至滇南,豈憚路綿邈(30)。
爲政務撫綏(31),不專事擊搏(32)。
遠人獲安堵(33),終歲樂耕鑿(34)。
往來仕途中,邂逅情如昨(35)。
炊粳共朝餐(36),剪韭共夜酌。
追思舊游者,晨星己落落(37)。
召近北京來,一見而欣躍(38)。
謂言遂懸車(39),琴書載歸橐(40)。
此別會何時,使我懷抱惡(41)。
鄉關行坐望(42),堯山見磅礴(43)。
家人候錦還(44),日日占喜鵲(45)。
功名今已遂(46),歸去有余樂。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七星巖
(1)桂林古名郡:秦始皇置桂林郡,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西南,轄境包括今玉林、柳州、桂林、梧州及廣東肇慶等地。
(2)風俗殊不薄:風俗淳厚良好。
(3)接武:猶“接踵”,喻一個接一個,不間斷。武,足跡。興:興起,出現。
(4)彬彬,文質兼備貌。卓犖(luò絡):超絶,出眾。
(5)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壬申即洪武二十五年,爲公元一三九二年。
(6)忝(tiǎn舔):辱,有愧于。執教鐸:指擔任教授職務。教鐸,教授時用的大鈴。
(7)鷄羣鶴:特立于鷄羣之鶴,喻才能超羣。
(8)工詞藻:擅長寫詩作文。工,善于,擅長。詞藻,指詩文。
(9)素履:樸質的言行舉止。端??;正直、謹慎。
(10)試棘闈:即參加科舉考試。棘闈,又叫“棘院”。科舉時代的試院,爲了防止傳遞作弊,圍墻上都插棘枝,使人不得逾墻而入,故稱。
(11)丹桂:舊時以折桂喻登科,因以“丹桂”喻考試及第者。高擢:高升。
(12)煒(wěi偉)然:鮮明光亮貌。
(13)駭愕:驚異。
(14)春闈:會試在春季舉行,叫“春闈”。
(15)鼓篋:敲著書箱。太學:封建時代的最高學府,又叫國子學或國子監。
(16)蜚英:揚名。六舘:即六堂。明制,國子監設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等六堂舘諸生
(17)才識:才華,學識。弘博:弘大廣博。
(18)發軔(rèn認):此指開頭,首先。府推:即推官。明代各府均設有推官,專管一府刑獄。
(19)能聲:很有才能的名聲。昭灼:鮮明,顯著。
(20)繡衣使:漢武帝末年各地農民不斷起義,朝廷特派官員衣繡衣,持節發兵,進行鎮壓,并有權誅殺那些鎮壓不力的官員,稱繡衣直指,或稱直指繡衣使者。后用來指稱各省巡按御史。
(21)風采:風度和神采。動:驚動。臺閣:尚書的別稱。此指朝廷大臣。
(22)按屬郡:巡察下屬州郡。
(23)霜威:猶嚴威。
(24)亷名:亷潔的名聲。徹:響遍,傳及。宸聰:指帝王的聽察。
(25)陟官:升官。寵渥:寵幸、恩澤。
(26)僉浙江憲:擔任浙江提刑按察使司僉事。
(27)民瘼:民間疾苦。
(28)繩糾:糾正。愆(qiān千)繆;過錯。
(29)激揚:激濁揚清,除去壞人,獎勵好人。
(30)憚:怕。綿邈(miǎo秒):遙遠。
(31)撫綏:安撫。
(32)擊搏:指用武力進行鎮壓。
(33)安堵:相安,安居。
(34)耕鑿:耕田鑿井。
(35)邂逅:不期而會,偶然相遇。
(36)炊粳:燒火做飯。粳,粳米。
(37)落落:稀疏貌。
(38)欣躍:歡欣跳躍。
(39)懸車:指致仕。古人致仕家居,廢車不用,故曰懸車。
(40)橐(túo陀):口袋。
(41)懷抱惡:心情不好。
(42)鄉關:故鄉。
(43)堯山:在廣西桂林附近
(44)錦還:衣錦還鄉,指富貴后返回家鄉。
(45)占喜鵲:指龍僉事家人計算其至家的日期。占,占卜,預測。喜鵲,古人視喜鵲臨門爲家有喜事之兆,此以喜鵲報喜暗指龍僉事的到家。
(46)遂:成功,成就。
陳璉
陳璉(生卒年不詳),字廷器,明代東莞(今廣東東莞縣)人。洪武舉人。曾爲桂林教授。官至南京禮部侍郎。有《琴軒集》、《歸田稿》。
朝代:明代
籍貫:廣東東莞
上一篇:呂愿中《還珠洞》寫景抒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萬鏜《送同寅章樸庵謫判蒼梧》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