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論梁元帝讀書》簡析
王夫之著。見《船山遺書·讀通鑒論》,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文章先從梁元帝焚書發論:梁元帝在西魏兵將陷江陵之時,讓人焚毀古今圖書十四萬卷,自嘆:“讀書萬卷,猶有今日!”作者認為處在國家危亡之時,而晨夕疲役于讀書撰著,又棄圣賢典籍之精髓于不顧,迷戀于文字技巧之末節,是為心志迷惑而遺忘大義;其次論及宋末蒙元之世,一批儒者役身于章句較訂之事,寫作工于排偶之文,是為“玩物喪志”,誤人子弟,為害國家,亦是讀書涉迷之故;再次論及王陽明一反宋人之重視書本,創為“良知”之說,同樣是自迷而又致害社會之例。作者指出,必須明確讀書是為著明辨大義,領會精神,從而達到“修己治人”之目的。否則,“不規其大,不研其精,不審其時”地盲目讀書,必然誤入歧途。作者寫作此文是為了辨明讀書的根本宗旨,針對明末空疏的學風而發,但沒有擺脫文學以明道致治為本的傳統偏見。此篇題小而旨意宏深,實為警策之論。
上一篇:《散文·論文》簡析
下一篇:《散文·論雷峰塔的倒掉》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