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近代·馮子材勝法人》簡析
徐珂著。見《清稗類鈔》。在中法戰爭中,越南召募駐在中越邊境的中國農民劉永福黑旗軍抗法,從而收復河內。1885年,由于廣西清軍腐敗無能,諒山失守,鎮南關被陷。后兩廣總督張之洞請老將馮子材率部在鎮南關迎戰,取得鎮南關大捷,劉永福也取得臨洮大勝。本文記敘馮子材在鎮南關大敗法國侵略軍的經過。在作戰前,馮子材與藤牌隊共同分析形勢,認識到敵人“槍械殊利”不宜“與之炮火相見”,必須避其所長,攻其所短,決定“先以藤牌隊沖其陣,而后以大軍繼之”,英勇地與敵人展開“近身搏戰”。在戰斗中,馮子材身先士卒,“布衣草履,持刀陣前,并手刃退卒數人”。于是士氣大振,各各“爭先效死”,終于擊退法軍主力,收復諒山。結尾在敘述愛國將士正“額手相慶,北圻、東京可冀恢復”時,“而孝欽后忽詔令停戰”,而“越南且為法有,而我失藩屬矣。”對慈禧等人妥協投降的政策和喪權辱國的行徑加以憤怒的譴責。文章生動地描寫了愛國將領馮子材善遇士卒、勇敢善戰的形象和藤牌隊士兵勇敢拼搏精神,熱情歌頌了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英雄氣概,具有鮮明的反帝愛國思想。
上一篇:《當代散文作品·寫在貝殼上的詩》簡析
下一篇:《散文·兩漢·刺客列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