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馬踏飛燕
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臺東漢墓,此墓墓主是東漢末歸附曹操的“破羌將軍”張繡,他是該地的望族、豪強,此墓中出土不少精美的俑器,有挽車、乘馬、奔馬共39匹,馬匹體格壯健,各部比例、解剖都很準確,并各有不同的造型、顏色和姿態等。其中最為精致且令人嘆服的就是通常所謂的《馬踏飛燕》,又稱“馬超龍雀,武威銅奔馬”等。此馬高34.5厘米,長41厘米,發掘者謂“此馬為一罕見的古代藝術品,造型異常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飛躍奔馳狀。頭微左揚,長尾飄舉,三足騰空,右后足踏一飛燕,飛燕展翅回首,注目驚視?!币r托出駿馬一往無前的矯健身姿和風馳電掣般的奔騰氣勢。這一造型外觀生動活潑,全身重力集中于一足之上,卻完全符合于重心平衡的原理,所以給人以穩定平實感,充分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更加體現出東漢銅雕工匠的杰出藝術水平。此馬與相馬經所要求的良馬處處相轍,這匹奔馬的確算是相馬經的形象化,是一件優秀的相馬的銅馬式??梢哉f這件足踏飛鳥的奔馬實是我國古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范,它真實地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與杰出的科學藝術水平。
上一篇:古代教育·馬融
下一篇:體育·驅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