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章茍
亦題《章茍砍雷公》、《雷公》、《斫雷公》。東晉志怪小說。陶潛撰。原載《搜神后記》卷十。《開元占經》卷一○二、《太平御覽》卷十三又七六四皆錄載。吳組緗等《歷代小說選》、劉世德《魏晉南北朝小說選注》、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皆選錄。這是一則關于雷公的傳說。敘述:吳興章茍,五月間于田間耕作,把帶的飯放在茭白叢里,每到天黑去取飯,總發現飯已被吃光。后來,章茍在暗中觀察,見是一大蛇在偷吃。章茍就用小矛去剌它,蛇即逃去。章茍追逐至一山坡,見一山洞,蛇即入洞。章茍聽見啼聲:“砍傷我了!”另有聲說:“該怎么辦?”又一聲言:“去訴于雷公,用霹靂打死那人。”須臾,鳥云密布,大雨傾盆,霹靂朝著章茍劈頭打來。章茍暴跳大罵道:“天公!我貧窮,施力耕作,蛇來偷吃,罪當在蛇,反而用霹靂打我,真是無知!雷公若來,我就用矛頭刺穿它的肚子。”一會兒,云雨漸散,霹靂轉向蛇洞中打去,數十條蛇被擊死。小說通過章茍斗蛇妖,斥雷公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敢于和邪惡勢力斗爭的大無畏精神。有時“天公”并不主持公道,經過人民奮力抗爭,“天公”才不得不睜開眼。章茍怒斥“天公”,痛罵雷公,義正辭嚴,雷公也不得不屈服。這就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爭取公道,而正義終被伸張的理想境況。所以小說頗有民主性。章茍的個性非常鮮明生動。他是一個勤勞、正直的勞動者形象。他敢于斗爭,富有反抗精神。對于妖蛇,他無所畏懼;對于威嚴的雷公的不明事理和不主持公正,他敢于叱罵,理直氣壯地斥責,不怕受到嚴厲打擊。結果,他終于獲勝。像他這樣的形象,在六朝小說中則是僅見的。故事雖短,但結構完整。描寫大起大落,于淡疏中不乏細膩之筆:田中所帶飯食,不翼而飛,則用粗筆,概而述之;“伺蛇偷食”,則用微描,細而陳之。疏細兼筆,人物情貌畢現。逐蛇入穴,似乎了之;但聞蛇語,雷霆則起,一場罵戰過后,“云雨漸散”。情節突起突落,扣人心弦,給人以大筆淋漓之感。據《太平廣記》卷四五六引文,《搜神記》亦載此故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焦度·稽神異苑》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糜竺》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