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熒惑星
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八。《三國志·吳志》三注引載。李格非、吳志達《文言小說》選錄。熒惑星:即火星。因其亮度和軌跡多變化,使人迷惑,故名。故事敘寫:吳國的邊防很不堅固,凡守邊將領,朝廷皆質其妻、子,名曰“保質”。這些被當作人質的童子少年,每天都有十幾個在一起玩耍。孫休永安三年(260)三月,有一個奇異的小孩,四尺多高,年齡有六七歲,穿著青色的衣服,忽然來和這一群小孩戲鬧。孩子們感到很奇怪,仔細看他,眼有光芒,光亮耀眼。于是反復詢問他是誰家的孩子,為什么從來沒見過。他說自己是熒火星,來告訴孩子們一件事,三公將歸于司馬。諸兒大驚,有的跑回去告訴大人,大人跑來觀看。那小孩聳身一躍,就不見了。當時吳國的政局危急,大家都沒敢說。四年后蜀國滅亡,六年后魏帝被廢,二十一年吳國也被吞并,三國盡歸司馬氏。小說通過熒火星化小兒預測世事的故事,意在說明國祚由天的封建迷信思想,同時也流露出了作者對當時黑暗統治的不滿。故事設幻大膽,題材新穎,熒火星這一物象的構想,給六朝小說園地里又添一枝奇葩。作品語言流暢,明白如話,讀來爽口。中間火星化小兒一段的描寫,文筆細膩,如寫火星升天時,那小兒“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若曳一匹練以登天……飄飄漸高,有頃而沒”。短短幾句,就把小兒由變化到升天的景象及過程都細致地表現出來,生動形象,頗有韻致。《晉書·五行志》、《宋書·五行志》亦載此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營陵道人》簡析